交通事故人伤调解

导读:
交通事故调解必须知道的五个重点
第一类人必须参与调解
交通事故赔偿调解需要特定人员到场。这些人员包括事故当事人和他们的代理人。事故车辆的车主或管理人员也要参加。交警部门可以要求其他相关人员参与。委托代理人需要准备授权书。授权书要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授权书要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每次调解时,每方参加人数不能超过三人。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报警。抢救伤员时要保护现场。交警会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划分责任。责任大小决定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调解时间有严格规定
交警部门处理调解有时间限制。事故双方同意调解后,要在拿到事故认定书十天内提交书面申请。交警部门必须在十天内完成调解工作。调解开始时间根据事故类型决定。
财产损失事故从确定损失当天开始计算。人员受伤事故从治疗结束后开始。伤残事故从鉴定伤残等级当天开始。如果伤者放弃伤残鉴定,从收到书面声明当天开始。死亡事故从办完丧事当天开始。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时间。
遇到节假日要顺延时间。最后一天是休息日的话,延到上班首日。具体截止时间以下班时间为准。交警要提前三天通知调解时间地点。当事人可以申请更改调解时间。更改后要重新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这些情况不能调解
有四种情形不能进行调解。第一种是事故证据缺失。现场被破坏导致无法查证事实的。第二种是当事人对事故认定有异议。第三种是当事人拒绝在认定书上签字。第四种是当事人明确反对调解。
出现以上任一情况,交警会终止调解程序。交警会在事故认定书上注明具体情况。认定书直接交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流程分六步走
调解过程有固定程序。第一步介绍事故基本情况。第二步宣读事故调查结果。第三步分析各方责任大小。交警会对当事人进行安全教育。
第四步确定赔偿责任比例。第五步计算具体赔偿金额。人身伤害按标准项目计算。车辆损失按实际维修费用计算。需要评估的按专业机构报告计算。第六步确定赔偿支付方式。
双方达成协议后要签字确认。交警部门制作正式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失败或拒不履行,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认定书和调解书区别大
事故处理包含六个步骤。第一步是接受报案。第二步现场处置。交警要抢救伤员并收集证据。第三步划分事故责任。第四步进行行政处罚。第五步组织赔偿调解。
事故认定书是责任划分证明。调解书是赔偿方案确认文件。认定书只说明事故责任归属。调解书记录双方达成的赔偿协议。没有调解书也能向法院起诉。
交警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直接起诉。调解成功能快速解决问题。调解失败要及时走法律程序。要注意十天的申请期限。超过期限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涉及人员受伤的事故要特别注意。拿到认定书不代表解决赔偿问题。调解书才能明确赔偿金额和方式。双方都同意调解方案才能生效。如果有一方反悔,需要重新协商或起诉。
调解过程中可以请律师协助。专业人员能更好维护当事人权益。赔偿计算要考虑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需按等级标准计算。车辆损失要提供维修发票。所有费用都要有凭证支持。
本文内容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该条款明确调解和诉讼的关系。法律赋予当事人自主选择权利。了解这些规定能更好处理事故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