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元甲金牌主播,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擅长处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从事法律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伤残鉴定知识和理赔成功经验,和解与诉讼相结合,帮助1000+位伤者获得高额赔偿款,获得当事人赠送锦旗200+面!
一、引言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罪名,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剧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本文将结合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为您详细解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判决标准及解决行动路线图,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此类问题。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1. 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故意逃离现场,不履行报警、救助等法定义务的行为。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判决标准
1. 判决原则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判决,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依据刑法规定,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根据犯罪情节、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合理确定刑罚。
2. 判决标准
(1)一般情形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一般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加重情节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加重情节:
① 交通肇事逃逸造成二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人死亡的;
② 交通肇事逃逸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③ 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交通事故无法及时处理的;
④ 交通肇事逃逸后,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
对于加重情节的交通肇事逃逸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解决行动路线图
1. 事发后立即报警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这是法定义务,也是避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关键。
2. 配合警方调查
在警方调查过程中,驾驶员应如实陈述事故经过,提供相关证据,不得隐瞒、谎报、毁灭证据。
3. 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
驾驶员应主动与受害人协商赔偿事宜,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争取取得受害人的谅解。
4. 雇请专业律师辩护
驾驶员在面临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指控时,应尽快雇请专业律师进行辩护,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9年,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轿车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经查,轿车驾驶员负全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该驾驶员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案例二:2020年,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货车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经查,货车驾驶员负主要责任,且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员死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该驾驶员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六、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专业律师,我们提醒广大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报警,积极承担责任,切勿逃离现场。同时,本文为您提供了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判决标准及解决行动路线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面临此类问题时,请务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许瑞林律师
- 帮助过 169 人
- 好评率 100%
- 5 分钟响应
擅长:交通事故
北京-北京城区-朝阳区
-
一场交通事故,导致两位至亲去世。当事人希望这一生和律师没有任何交集,却世事难平🙏🙏🙏希望在时间的流逝中,可以稍稍抚平心中的痛🙏🙏🙏🙏🕯🕯🕯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去哪里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去哪里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七十六条规定: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评定、评估。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所以,伤残评定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如果当事人没有鉴定所的相关信息,可以向交警部门或律师所进行咨询,当事人自行选择相关鉴定机构。如财产损失较大或涉嫌刑事犯罪的,则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应当由交警部门委托。(现实中一般是由交警部门或律所、法院委托)
-
住院期间还未委托就得到了专业律师的全程指导,不错过每个细节,更有利于日后的赔偿。元甲律师本着利他之心、服务为本的宗旨,全面细节维权,该案有望突破之前301天误工期的记录。早一日委托更是早一日受益!
-
伤残鉴定费用
伤残鉴定和三期鉴定费用大约在3000元左右,伤残鉴定约2200元,三期鉴定约800元。申请人先行支付,伤残鉴定报告出具后,法院会判令被告承担。但是如果构不成伤残级别或者没有三期,那相关费用需要原告自己承担。
-
当事人郑先生骑电动车与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地点北京,对方全责,导致当事人三踝骨折。元甲律所专案组与保险公司和解谈判,快速调解,帮助当事人拿到26万元赔偿款!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早日解决纠纷,早日安心养伤!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哪些资料?
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无责任认定书,则说明事故经过等情况)
2、伤残鉴定委托书(公安机关或法院委托)伤情鉴定申请书;
3、住院治疗过程记录:入院记录、出院记录、诊断证明、病历,X片、CT及诊断报告。
4、伤者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如何能快速拿到赔偿款?伤者经鉴定评上2个十级伤残,通过多次谈判,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在伤者承担主责的情况下,获得27万赔偿款。
-
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原办案单位应当重新委托检验、鉴定。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不具有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由原办案单位作出不准予重新检验、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鉴定事项,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
再获荣誉锦旗,成功帮助当事人和解拿到满意赔偿款!北京市顺义区,当事人骑电动车被小轿车撞倒受伤,对方全责。当事人希望早日解决赔偿问题,元甲律师和解团队促成双方和解,获得赔偿款23万余元。
-
需要把内固定拆除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在拆除内固定之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实际上取决于各个省份的具体规定。在我国,不同省份对于这一问题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
大部分省份的规定是,即使内固定尚未拆除,只要伤情已经稳定并达到了鉴定的时间要求,就可以进行伤残鉴定。然而,也有部分省份规定必须在拆除内固定之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
因此,具体的规定需要参照所在省份的相关法规或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进行了解。同时,进行伤残鉴定时应选择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并确保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总之,每个省份对于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遵守。
-
北京顺义区交通事故,伤者承担主要责任,本以为自己拿不到赔偿款了,委托元甲之后,元甲和解团队仅用40多天,促成了双方和解,快速拿到赔偿款20万元!远超过当事人的心理预期,非常满意,当事人说“所有的感谢都在锦旗里”!
-
不是所有的车祸骨折都能评级
不是所有的车祸骨折都能评级,常见的骨折伤害构成伤残的情况如:
图片
(1)八级伤残标准:肋骨骨折12根以上并后遗6处畸形愈合;二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均达1/3);女性骨盆骨折致骨产道变形,不能自然分娩;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并发慢性骨髓炎、大块死骨形成,长期不愈(1年以上);
(2)九级伤残标准:一眼眶骨折后遗眼球内陷5毫米以上;颌骨骨折,经牵引或者固定治疗后遗留功能障碍;肋骨骨折12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4根以上;肋骨骨折8根以上并后遗4处畸形愈合;
(3)十级伤残标准:一眼眶骨折后遗眼球内陷2毫米以上;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达1/3)或者粉碎性骨折。
-
如何谈和解,能争取到更高的伤残等级、更多的赔偿款? 《和解大讲堂》有资深法医现场预估伤残,专业律师设计赔偿方案,和解专家亲授谈判技巧。18年理赔经验、20000+成功案例、4000+面锦旗 ,专业理赔团队,帮你获得更高赔偿!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如何走?
1、被鉴定人(伤者)携带上述资料需要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二次手术费用、误工费用、营养期限、等相关项目的鉴定。(鉴定按项目来收费)
2、提交所有原件材料给鉴定部门人员,并交纳相关鉴定费用,留下联系方式,等待鉴定机构电话通知,预约时间,由被鉴定人家属陪同前往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提前约定,评时时机可行时,第1、2可以同时进行)
3. 关于鉴定收费,各省价格都不一样,省内的机构基本一致,收费标准也体现地区差异。比如伤残程度评定鉴定项目,在黑龙江需要910元,上海的标准是1050元。具体以当地为准。
4、等待鉴定结果。(视情况而定,复杂的一般会进行三次鉴定,由多个专家组进行研究鉴定)
每个城市或省份等地方鉴定机构不一样,或许程序也未必一样,但是大同小异。
-
案件走到法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决,以诉促调也能做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伤残鉴定记住这些时间:
1、鼻骨骨折:至少在伤后2个月后鉴定
2、牙齿骨折:至少在伤后3个月后鉴定
3、颌骨骨折:至少在伤后3-4个月后鉴定
4、肋骨骨折:至少在伤后4个月后鉴定
5、脊柱骨折:至少在伤后5-6个月后鉴定
6、骨盆骨折:至少在伤后4-6个月后鉴定
7、锁骨骨折:至少在伤后4个月后鉴定
8、肱骨骨折:至少在伤后6-9个月后鉴定
9、尺桡骨折:至少在伤后4-6个月后鉴定
10、胫骨平台骨折:至少在5-6个月后鉴定
11、胫腓骨骨折:至少在伤后6个月后鉴定
12、踝部骨折:至少在4-6个月后鉴定
-
一面锦旗,不仅是荣誉,更是伤者及家属对我们专业与口碑的最高赞誉!北京大兴交通事故,伤者评上十级伤残,在庭审中元甲律师对赔偿金额分毫必争,帮助伤者获得赔偿款27万余元。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什么时候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包括肢体、脏器缺失,内脏切除、修补,颅骨和颌骨缺损,肋骨骨折,肋骨缺损,牙齿脱落等。接受委托时应当明确告知被鉴定人,伤残鉴定后有可能影响“三期”评定。
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不含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肋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
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主要包括面部或体表瘢痕(含色素改变),视、听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骨折或软组织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
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
内固定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1、内固定在位符合标准中鉴定技术规范或条款规定情形的;
2、因年龄(60周岁以上)、身体等原因,为避免可能的手术风险,被鉴定人书面申请或临床出具不宜取出证明(建议意见)的;
3、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现状进行鉴定的。每个地区也许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参考一地即可。
-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非案件需要,法院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
伤残鉴定费用该由谁承担
以交通事故为例,如果伤情未评上伤残等级的,则伤残鉴定费用由受害人自行承担;
如果受害人的伤情评定有伤残等级的,由受害人先行支付;后期索赔时,可和其他需要赔偿的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等)一起向肇事方主张赔偿。
伤残鉴定的程序及后续索赔都会涉及较为专业的知识,建议有需要伤残鉴定的可以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保障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