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可以做工伤鉴定吗_60岁以上可以做工伤鉴定吗多少钱

导读:
退休年龄与劳动关系
员工年满60岁后继续工作,法律上存在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情况是员工已经领取养老金或退休金,此时与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第二种情况是员工未办理退休手续且未享受养老保险,此时仍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单位聘用已退休人员时,双方属于劳务关系。但部分地区法院对于未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劳动者,仍会按劳动关系处理。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工伤认定的结果。
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需要存在劳动关系。年满60岁的劳动者面临核心问题:是否还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多数情况下,退休返聘人员会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这意味着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需要提交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材料。对于无法提供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需要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作关系。
劳务关系下的赔偿途径
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时,劳动者需通过民事诉讼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十二项内容。赔偿金额需要根据事故责任比例确定,劳动者自身过错可能导致赔偿金减少。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与工伤赔偿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伤残赔偿金按当地居民收入计算,而不参照工资标准。劳动者需要准备医院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证据材料,通过司法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未享受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主张劳动关系。这种情况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未办理退休手续、未领取养老金、继续从事全日制工作。部分地区法院支持这类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申请。
达到退休年龄但继续参保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如果用人单位持续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仍可能享受工伤待遇。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完整的社保缴纳记录作为证据。
维权步骤与注意事项
劳动者受伤后应首先收集现场证据。包括拍摄事故现场照片、保存医疗记录、留存证人联系方式。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事故情况,要求单位出具事故说明文件。
申请工伤认定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提出。准备材料包括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书、事故经过说明。对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选择人身损害赔偿途径时,注意1年诉讼时效限制。建议在治疗终结后立即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计算具体赔偿数额。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律师协助。
劳动者需特别注意证据保存。保留所有医疗票据原件,记录误工天数,保存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与用人单位协商时,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确认谈话内容。赔偿协议签订前应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避免权益受损。
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存在差异。例如广东省规定退休人员就业不构成劳动关系,而山东省对于未享受养老待遇的劳动者仍认定劳动关系。建议劳动者咨询当地劳动仲裁部门,获取最新政策解释。
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的,可以报警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涉及工程分包的项目,劳动者可以将承包方、分包方共同列为被告。
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时间节点。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赔偿诉讼都有明确时限规定。错过时限可能导致权利丧失。建议劳动者制作维权时间表,按时完成各个法律程序。
赔偿金额计算需要专业指导。误工费按实际收入计算,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标准,营养费需医疗机构证明。伤残赔偿金根据年龄递减,60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赔偿。
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时,要确认其具备合法资质。人身损害鉴定通常在治疗终结3个月后进行。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申请重新鉴定。鉴定费用可列入赔偿请求。
劳务派遣人员需注意责任主体。根据民法典规定,接受劳务方承担雇主责任。劳动者应将实际用工单位列为被告,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这种情况需要提供三方协议证明工作关系。
调解是快速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劳动仲裁委和法院都提供调解程序,调解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但要注意调解金额不得低于法定赔偿标准的70%,避免权益过度让步。
最终提醒劳动者加强安全意识。参加用人单位的安全培训,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报告。保留安全培训记录,这将成为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