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法律都有哪些点(关于工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_工伤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导读:
一、哪些情况属于工伤范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有七种情况会被认定为工伤。第一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比如工人在操作机器时被划伤。第二种是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在单位做准备工作或收尾工作受伤。例如仓库管理员整理货架时摔倒。
第三种是在工作场所因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例如保安制止盗窃时被打伤。第四种是患职业病。长期接触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五种是因公外出期间因工作受伤或失踪。比如业务员出差遭遇车祸。
第六种是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这里要注意必须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第七种是其他法律规定的工伤情形。这个条款为特殊情况留出了认定空间。
二、视同工伤的三种特例
有三种特殊情况虽然不在常规工伤范围内,但可以按工伤处理。第一种是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比如教师上课时突发心梗去世。
第二种是抢险救灾等公益活动中受伤。志愿者参与抗洪救灾受伤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是军人旧伤复发。退伍军人在工作中原有战伤复发,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三、工伤能获得哪些赔偿
工伤赔偿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比如工人骨折住院的治疗费用。第二部分是伤残相关补助,包括护理费、伤残津贴、辅助器具费用。截肢患者安装假肢的费用就包含其中。
第三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包括治疗期间的工资、五至六级伤残的津贴、离职时的就业补助金。需要注意,单位没交工伤保险的,所有费用由单位承担。
四、工伤认定要注意时限
单位要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请认定。特殊情况可延长,但要经过社保部门同意。如果单位不申请,本人或家属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超过这个时限可能影响权益。
例如某建筑工人2023年1月受伤,单位应在2月底前申请。如果单位拖延,工人最晚可在2024年1月自行申请。但建议尽早办理,以免证据丢失。
五、超过60岁能否认定工伤
根据劳动法,60岁以上人员不能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因此超龄务工人员通常不能认定工伤。但可以通过人身损害赔偿维权。比如65岁的保洁阿姨工作中摔伤,不能走工伤程序,但可以起诉雇主索赔。
不过部分地区有特殊规定。比如江苏省规定超龄人员可参加工伤保险。务工前最好了解当地政策。同时要注意收集工作证、工资单等证据,为维权做准备。
六、劳动合同中的无效条款
很多用人单位会在合同中加入"工伤自负"条款。这种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第26条,属于无效条款。比如某工厂合同写明"操作失误受伤自行负责",这样的约定没有法律效力。
但条款无效不影响合同其他内容。劳动者仍可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七、收集证据的实用方法
认定工伤需要准备五类证据。第一是劳动关系证明,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第二是事故证明,需要单位出具事故报告,或找目击同事作证。
第三是医疗证明,要保存诊断书、病历、缴费单据。第四是交通证据,如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第五是特殊情况证据,比如职业病诊断证明、抢险救灾证明。
八、常见问题解答
工作中突发疾病算不算工伤?只有在工作岗位发病且在48小时内死亡才算。普通生病住院不算工伤。
下班顺路买菜受伤算不算?如果是在合理路线内,可以认定为工伤。但绕道去较远地方则可能不算。
试用期受伤能索赔吗?可以。只要存在实际用工关系,试用期员工同样享受工伤待遇。
九、维权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及时就医并报告单位。第二步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第三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四步根据鉴定结果申请赔偿。如果单位不配合,可以直接向社保部门提交申请。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3-6个月。建议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必要时寻求工会或法律援助。记住维权时限很重要,错过时间可能丧失权利。
十、预防工伤的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要定期检查设备安全,提供防护用具。比如给建筑工人配发安全帽。要组织安全培训,特别是新员工上岗前必须培训。工人自身也要遵守操作规范,不擅自违规操作。
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比如机器异响、防护栏损坏等情况。参加单位安排的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征兆。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