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个人伤残鉴定_北京市个人伤残鉴定流程

导读:
一、事故现场要做的三件事
发生意外事故后,很多人会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要记住三个关键动作。第一件事是马上打电话报警。警察到现场后会把当时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对后面打官司特别重要。第二件事是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要拍清楚车辆的位置、地面刹车痕迹、散落的物品这些细节。第三件事是找现场目击者要联系方式。最好能留两个以上证人的电话号码,以后需要时可以请他们作证。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能说明问题。张先生在朝阳区骑电动车被汽车撞倒,他忍着疼先拍照取证。后来对方司机不承认闯红灯,幸亏照片里清楚拍到红绿灯状态,最后法院判对方全责。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事故发生后保持冷静很重要。
二、怎么选靠谱的鉴定机构
做完现场处理就要考虑伤残鉴定了。北京能做鉴定的机构有二十多家,但不是每家都靠谱。选机构要看三个要点:先查有没有司法部发的资质证书,再上网看这家之前做过的案例,最后问问律师朋友推荐。有个窍门是选离自己家近的,因为鉴定可能要跑好几趟。
王女士去年在丰台区遇到医疗事故,她随便找了家小诊所做鉴定,结果报告法院不认。后来重新去正规机构做,发现伤残等级比原来高了两级。这个教训说明选错机构会吃大亏。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自己选鉴定机构,不用听对方保险公司忽悠。
三、准备材料注意事项
去鉴定机构要带齐五种材料。第一是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第二是医院的所有病历本,第三是X光片这些检查报告,第四是单位开的收入证明,第五是事故责任认定书。要注意病历必须盖医院公章,自己手写的不算数。
材料准备有讲究。李大爷去年摔伤住院,出院时没让医生写清楚后遗症情况,结果鉴定时少算了两级伤残。后来补开证明多跑了三趟医院。建议大家每次看病都要医生详细记录症状,特别是头晕、失眠这些看不见的伤情。
四、鉴定过程全知道
鉴定当天要穿宽松衣服,有些检查要脱外套。工作人员会先问事故经过,这里要说实话但不用主动说对自己不利的。接着是身体检查,医生会测量关节活动度、测试肌肉力量。整个过程大概两小时,记得带上老花镜或助听器这些辅助工具。
有个重点容易忽略: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鉴定。赵先生第一次鉴定是十级伤残,他坚持要复检,结果查出来有旧伤复发,最后定为八级。法律规定当事人有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但要在收到报告15天内提出。
五、法院起诉全流程
拿到鉴定报告后要抓紧时间起诉。交通事故要在一年内起诉,工伤鉴定要走劳动仲裁。起诉状可以自己写,但最好找专业律师把关。开庭时要带的证据包括鉴定报告原件、医疗费发票、误工证明。如果对方不认鉴定结果,可以要求法院委托重新鉴定。
西城区法院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刘女士的案子拖了三年,因为每次开庭都少带材料。后来律师帮她整理出证据清单,用文件夹分类装好,最后多要回8万赔偿金。这个例子说明准备工作越细致,打赢官司的机会越大。
遇到伤残鉴定问题不要慌,按这五步走就能维护权益。关键要保留好证据、选对鉴定机构、准备完整材料。建议大家在事故发生后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很多细节普通人想不到。比如有些单位会给空白病历让伤者自己填,这种材料法院是不认的。记住法律是讲证据的,每一步都要留下书面记录。最后提醒大家,新的伤残鉴定标准今年开始实施,伤残等级划分更细了,做鉴定前最好先了解最新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