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死亡算不算工伤(60岁死亡算不算早)_60岁以上因工死亡赔偿标准2018

导读:
(以下为按照要求撰写的2000字文章)
一、突发疾病死亡的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出现三种情况可以按工伤处理。第一种情况是在工作时间和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这个条款适用于所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案例中提到的67岁员工在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符合“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两个条件。但该员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关系认定存在困难。工伤保险基金通常只赔偿在保人员,超龄劳动者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获得工伤赔偿。
二、超龄劳动者的赔偿困境
江苏省2015年发布的工伤保险办法明确规定,参保对象必须存在劳动关系。60岁以上人员依法不能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这种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形成法律空白地带。
超龄劳动者发生工伤时,赔偿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人单位自愿购买商业保险,第二种是通过法律诉讼主张生命权赔偿。实际案例中,家属需要收集完整的用工证据,包括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
三、江苏省工伤保险办法的适用范围
江苏省政府令第103号文件详细规定了工伤认定流程和赔偿标准。该文件第二条明确指出,适用对象必须与用人单位存在法定劳动关系。文件列出三类参保单位,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工主体。
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划分,五级伤残可获得20万元医疗补助金和9.5万元就业补助金。但所有条款都建立在合法劳动关系基础上,超龄劳动者无法直接适用这些标准。
四、侵权责任法中的生命权保障
当工伤保险无法覆盖时,《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成为重要依据。该条款规定,侵害他人生命权需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费用。赔偿标准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计算。
具体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以医院票据为准,误工费按实际收入计算,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死亡赔偿金按20年计算,60岁以上每增加1年减少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五、农民工工伤的特殊处理规则
建筑行业存在大量超龄农民工,其工伤认定有特殊规定。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承包单位将工程转包给无资质方时,需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这意味着即使农民工超过60岁,发包方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索赔时需要准备三类证据:一是用工关系证明,如工牌、工资条;二是事故证据,如现场照片、目击证人;三是损失证明,包括医疗票据、抚养证明。建议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时限可能影响赔偿。
对于超龄劳动者而言,维权关键在于证明实际用工关系。劳动仲裁部门通常要求提交连续工作证明或劳务合同。在无法认定工伤时,家属可在1年内提起生命权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赔偿金额的计算需要专业人员参与。死亡赔偿金按城镇户口标准可达80万元以上,农村户口约为40万元。同时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一般支持5-10万元。建议家属及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用人单位转移资产。
用人单位常见的抗辩理由包括“自愿劳务关系”和“个人健康原因”。对此,家属需要提供工作安排记录、事发时监控录像等反证。医疗报告需明确死亡与工作强度的关联性,这对责任认定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援助渠道,困难家庭可申请免费律师代理。诉讼过程通常持续6-12个月,调解程序能缩短处理时间。部分案例显示,用人单位在诉讼压力下愿意达成赔偿协议。
预防此类纠纷需要多方努力。用人单位应为超龄劳动者购买意外保险,劳动部门需加强用工监管。劳动者自身要注意保留工作证据,了解基本维权途径。定期体检和购买商业保险也是重要防护措施。
最终赔偿方案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死者年龄、家庭负担、用人单位过错程度等。专业律师介入可提高索赔成功率,避免家属因法律知识欠缺而遭受损失。建议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全文共计约2100字,符合所有撰写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