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应该怎么处理

导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处理指南
一、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处理步骤
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当事人有三天时间申请复核。这个时间从签收认定书当天开始计算。如果错过这个期限,交管部门将不再受理复核请求。
申请复核需要准备书面材料。材料中要写明不同意的具体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例如行车记录仪视频、现场照片等。这些证据要能证明原认定存在错误。
上级交管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五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材料不全或理由不充分,可能会被退回。受理后会在三十天内完成审查,给出最终结论。
二、可以申请复核的情况
当事人发现以下问题时可以申请复核:事实认定错误、证据使用不当、责任划分不公、调查程序违法。例如交警未测量刹车痕迹直接定责,或忽略目击者证词等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三种不受理情形:已向法院起诉、涉及刑事逮捕、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在这些情况下,复核申请会被直接拒绝。
三、准备复核材料的要点
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认定书复印件、委托书(如委托他人办理)。委托他人办理时,需要提供委托人与当事人的关系证明。
书面申请要重点说明三个问题:原认定存在哪些错误、有什么新证据、希望如何改正。例如指出交警未考虑雨天路滑因素,并提供气象证明作为新证据。
四、复核后的处理结果
上级部门可能做出三种处理:维持原认定、要求重新调查、直接变更认定。如果认定原调查存在重大疏漏,会发回原单位重新处理。
重新调查时,原办案交警需要回避。新调查组会重新勘查现场、补充取证。整个过程要在三十天内完成,并出具新认定书。
五、其他救济途径
复核失败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在庭审中可以对认定书提出质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采信。需要准备充足证据说服法官,例如专业机构出具的车辆鉴定报告。
也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如果发现交警存在徇私舞弊等违法情形,检察机关可以启动调查程序。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具体线索,如监控显示交警收受对方好处等。
信访途径需要特别注意时效。必须在司法程序结束后才能启动,且需要逐级反映情况。这种方式耗时长、效果有限,建议优先选择法律途径。
六、常见全责事故类型
追尾事故通常后车全责。但前车急刹或倒车导致追尾除外。变更车道引发事故,变道方全责。倒车、溜车碰撞后方车辆,倒车方全责。
路口转弯未让直行车辆,转弯方全责。闯红灯发生碰撞,闯灯方全责。单方事故如撞护栏,驾驶员全责。开车门妨碍他人通行,开车门方全责。
七、诉讼注意事项
起诉时要将对方当事人和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法院主要审查三个方面:事故成因是否查清、责任划分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法。
可以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例如请汽车工程师分析碰撞痕迹,或请交通规划师解释道路设计缺陷。这些专业意见可能影响法官判断。
八、特殊情形处理
对逃逸事故认定不服,需提供对方车辆线索。如找到目击证人或调取私人监控。对无法认定责任的案件,可主张适用公平原则分担损失。
涉及特种车辆的事故,要注意优先通行权问题。例如未避让执行任务警车、救护车,可能被认定全责。但需核实特种车辆是否开启警示装置。
九、材料收集技巧
及时保存行车记录仪数据。记录仪视频保留时间通常为3-7天,要尽早备份。手机拍摄现场照片时,要包含周边参照物,如交通标志、路灯杆编号。
及时获取目击者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后,可请旁观者留下姓名电话。医疗记录要保存完整,包括急诊记录、用药清单,这些能反映伤害发生时间。
十、认定书修改后的处理
如果复核后修改了认定结果,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新认定书会影响理赔比例。涉及刑事案件的,要立即告知办案机关,可能影响量刑。
对最终认定仍不服的,可在民事赔偿诉讼中继续举证。但要注意诉讼时效,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治疗终结之日起算。
整个维权过程建议保留所有文书送达凭证。通过邮寄方式寄送材料时,要选择EMS并保存回执。这些凭证能证明主张权利的时间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