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酒驾撞人了,该怎么赔偿_电动车酒驾被撞怎么处理

导读:
电瓶车酒驾撞人赔偿指南(2058字)
一、酒驾电瓶车真的会坐牢吗?
电瓶车酒后驾驶撞到行人可能面临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要承担刑责。具体来说,如果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驾驶员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撞人后逃跑或有其他恶劣行为,刑期会增加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逃跑导致伤者死亡的,刑期可能超过七年。
第二种是民事责任。法律规定只要存在过错行为损害他人权益,就必须进行赔偿。酒驾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所以无论事故严重程度如何,驾驶员都要承担赔偿义务。这两种责任可以同时存在,不会互相抵消。
二、赔偿清单包含哪些项目?
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分三部分赔偿。第一部分是人身伤害赔偿,包含六个具体项目。医疗费按实际治疗花费计算,需要保留所有医院单据。误工费根据伤者工资和请假时间计算,无固定工作者按当地平均收入计算。护理费按护工工资或家属请假损失计算。营养费按医嘱要求的标准支付,每天约30-50元。
伤残赔偿需要司法鉴定确认等级。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约为当地人均年收入的十倍,每增加一级赔偿额翻倍。死亡赔偿金按当地人均年收入的二十倍计算,60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第二部分是财物损失,包括被撞坏的车辆、手机等物品,需要提供购买凭证或维修发票。第三部分是精神赔偿,这个没有固定标准,法院会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和肇事方态度酌情判定。
三、事故现场该怎么做?
处理事故有五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立即报警,拨打110说明事故地点和伤情。留在现场等待交警,逃跑会加重处罚。第二步拍照取证,要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和周边环境。如果有目击者,要记录联系方式。
第三步协商赔偿,等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后,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时要注意赔偿项目是否齐全,最好签订书面协议。第四步联系保险公司,虽然电瓶车保险不赔酒驾,但部分第三方责任险可能赔付。第五步准备诉讼,如果协商不成或伤情严重,要在一年内向法院起诉,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收入证明等材料。
四、这些案例值得注意
南京案例中,王某酒后骑电瓶车撞倒路人,导致对方膝关节永久损伤。司法鉴定为九级伤残,法院判决王某赔偿20万元。其中医疗费8万,误工费3万,伤残赔偿占大头。杭州案例更严重,李某醉驾电瓶车撞死晨练老人,被判三年徒刑,赔偿家属50万元。这两个案例说明,酒驾电瓶车的后果可能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五、法律规定具体条款
刑法133条明确交通肇事的刑罚标准。要注意的是,电瓶车在事故认定中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这会加重处罚力度。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过错赔偿原则,就算没构成犯罪也要赔钱。道路交通安全法91条主要针对汽车酒驾,但执法实践中电瓶车酒驾也会参照处理,可能面临罚款扣车等处罚。
重要提醒:现在很多电瓶车时速超过25公里,这类车辆发生事故时,法院可能按机动车标准处理赔偿和量刑。购买保险时要注意条款,普通电瓶车险可能不包含酒驾赔偿。处理赔偿时要考虑后续治疗费,可以要求医院出具预估证明。最重要的是避免酒后驾车,很多案例显示,多数肇事者都抱有"只喝一点没事"的侥幸心理,最终酿成大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