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出车祸了乘坐人需要负责吗?_带人出车祸了乘坐人需要负责嘛

导读:
# 车祸发生时乘客要负责吗?这五种情况必须了解
## 一、乘客在车祸中的责任判定标准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明确规定。乘客不需要承担驾驶责任。但乘客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个规定告诉我们,普通情况下乘客不需要为车祸负责。
需要注意特殊情况。当乘客的行为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就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例如乘客抢夺方向盘,或强迫司机超速行驶。这些行为都可能让乘客承担部分责任。
## 二、三种必须担责的特殊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乘客主动引发事故。比如乘客在车上与司机吵架,导致司机分心撞车。或者乘客故意遮挡司机视线,造成危险驾驶行为。
第二种情况是乘客参与违法行为。帮助司机逃避酒驾检查,或怂恿司机闯红灯。这类共同违法行为会让乘客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种情况是乘客疏忽自身安全。坐车不系安全带,明知司机疲劳驾驶却不劝阻。这些行为造成的额外伤害,乘客需要承担部分后果。
## 三、事故现场正确处理四步骤
第一步要立即联系警方。打110报警后,留在现场配合调查。记住用手机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和周边环境。
第二步要保存所有证据。记下目击者联系方式,保存医院诊断证明。收集事故车辆的保险单复印件,特别是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资料。
第三步要主动联系保险公司。提供医疗发票、误工证明等材料。注意保险公司的赔偿条件,必要时请专业律师协助沟通。
第四步要考虑法律途径。如果协商两个月仍未解决,就要准备起诉材料。可以向事故发生地法院提交诉状,要求司机和车主共同赔偿。
## 四、真实案例带来的启示
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王先生搭朋友车时发生追尾,导致腰椎受伤。法院审理发现,王先生曾多次催促司机开快车赶时间。最终判定王先生承担20%责任,获赔金额减少四万元。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重庆。李女士乘坐网约车遭遇侧翻,她全程系着安全带。虽然司机负全责,但因为车辆未投保商业险,李女士通过诉讼成功从司机个人财产中获得赔偿。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两个重点。乘客的言行会影响责任划分,保险状况直接关系赔偿落实。遇到复杂情况时,专业律师的帮助尤为重要。
## 五、维护权益的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是核心依据。它规定保险公司要先在强制保险范围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这个比例需要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来确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过错原则。任何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都要赔偿。这意味着乘客如果有过错,就需要按比例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补充规定。车辆所有人如果存在管理过失,比如将车借给无证人员,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条规定对租车、借车的情况特别重要。
日常乘车要注意三点:全程系好安全带、不干扰司机驾驶、及时劝阻危险行为。发现司机酒驾或严重超速时,最安全的做法是立即要求停车。必要时可以拨打110举报危险驾驶行为,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履行公民责任。
发生事故后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承认责任,不要签署不明文件。及时咨询专业交通律师,可以有效避免后续纠纷。记住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但建议尽早启动法律程序。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乘客既能更好保护自己,也能促进形成安全的乘车环境。每个交通参与者都遵守规则,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