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一级伤残赔偿标准_超过50岁伤残自己承担多少

导读:
2023年工伤赔偿最新指南
一、受伤但未残疾的赔偿标准
工作中受伤但未达到残疾程度时,受伤职工可以获得七项基本赔偿。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的所有合理开支。住院期间每天有固定金额的伙食补助。生活护理费按实际需要计算,但不超过当地标准。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不变,单位按月发放。交通费按实际往返次数报销,异地治疗可申请住宿补贴。
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方案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赔偿。一级伤残最严重,十级最轻。鉴定需要由专业机构评估身体损伤程度和工作能力影响。
1. 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这四个等级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但退出工作岗位。工伤保险支付27个月工资作为一级伤残补助,每降一级减少2个月。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为工资的90%起,每降一级减少5%。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时按最低标准发放。职工退休后改领养老金,不足部分由工伤保险补足。单位与职工需继续缴纳医疗保险。
2. 五级六级伤残处理办法
这两个等级保留劳动关系,单位应安排合适岗位。无法安排工作的,单位按月发放70%或60%工资作为津贴,并继续缴纳社保。职工主动离职时,工伤保险支付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由各省制定。
3. 七至十级伤残赔偿方式
合同到期或职工辞职时,工伤保险支付医疗补助,单位支付就业补助。七级伤残补助为13个月工资,每降一级减少2个月。这两项补助标准同样由地方政府规定。
三、工伤死亡赔偿细则
职工因工死亡可获得三类补偿。丧葬费为当地6个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工资比例发放: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30%,孤老孤儿增加10%。所有抚恤金总和不超过死者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全国城镇居民年收入的20倍计算。
四、特殊情况处理规则
失踪人员赔偿分两种情况。未宣告死亡时家属可领取50%工亡补助金。宣告死亡后按正常死亡标准赔偿。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死亡,家属享受全额死亡赔偿。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家属可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
五、赔偿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赔偿需先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报,个人可在1年内申请。材料齐全时社保部门15日内可出认定结果,复杂情况不超过60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在伤情稳定后提出,60日内出结论。有三类情况会停止待遇:恢复劳动能力、拒绝鉴定、放弃治疗。
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单位缴纳,个人不需承担。缴费基数按单位工资总额计算,特殊行业缴费方式由国家规定。赔偿标准每年随工资和物价水平调整,具体金额以最新公布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