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工伤鉴定流程(工伤死亡鉴定流程)_工亡鉴定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走流程的

导读:
一、工伤认定的基本流程
工伤认定的流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提交申请。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30天内向当地社保部门提出申请。如果单位未按时申请,职工本人或家属可在1年内直接提交申请。
第二步是材料审核环节。社保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15天内检查材料是否完整。材料不齐全时,会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内容。材料齐全的申请会被正式受理。
第三步是调查核实阶段。社保部门会向用人单位、医疗机构及相关证人了解情况。必要时会进行现场勘查。这个过程通常需要60天完成。
二、申请工伤需要准备的材料
申请工伤需要准备三类材料。第一类是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职工身份证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如果没有书面合同,可以用工资单、工作证等替代。
第二类是医疗证明材料。需要提供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鉴定书。诊断书必须由当地劳动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开具。
第三类是事故证明文件。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目击者证言等证据。如果是交通事故,需要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三、工伤鉴定的具体步骤
劳动能力鉴定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用人单位或职工本人需先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书,然后向委员会提交鉴定申请。
鉴定过程需要3-5名相关专业医生组成专家组。他们会检查伤情资料,必要时安排现场体检。整个鉴定过程应在60天内完成。
鉴定结果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是一级,最轻的是十级。职工收到结果后如有异议,可在15天内申请省级复查鉴定。
四、工伤死亡的特殊处理方式
职工因工死亡的认定程序有特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并在48小时内提交初步情况说明。死亡病例需要提供完整的抢救记录和死亡证明。
家属申请时需提交亲属关系证明。包括结婚证、户口本等文件。对于无法确认身份的遗体,需要公安机关出具DNA比对报告。
工伤死亡认定需要重点核实两点:死亡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以及是否与工作存在直接关联。涉及突发疾病的案例,需提供近期的体检报告。
五、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超过申请时限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因单位拖延导致超期的,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可抗力导致的延误,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医疗费用的报销范围有明确规定。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能使用工伤保险。转院治疗必须获得社保部门批准,否则费用需要自理。
对鉴定结果不服的救济途径包括两种:15天内申请复查鉴定,或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不影响工伤保险待遇的先行支付。
异地工伤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外地就医需保留完整票据,交通费按当地标准报销。住院伙食补助参照出差标准执行。
工伤复发需要重新申请认定。必须提供新发生的医疗记录,证明与原有工伤存在直接关联。复发治疗享受同等医疗待遇。
工伤保险与其他赔偿的关系需理清。交通事故等第三方责任造成的工伤,可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但医疗费不得重复报销。
劳动关系的确认争议较多。没有劳动合同的职工,可通过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表、工友证言等方式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职业病认定需要特别注意。必须提供完整的职业史记录和接触史证明。同一工作场所出现多人相似症状时,用人单位需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本人工资标准、当地平均工资、伤残等级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等级对应倍数发放。
工伤康复治疗需要提前申请。必须在指定机构进行,康复方案需经社保部门批准。康复期间享受正常工资待遇,最长不超过1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