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老板不赔偿怎么办(发生工伤老板不赔偿怎么办,打工伤官司都要什么手续)

导读:
遭遇工伤老板不赔偿的五个应对方法
一、快速掌握申请工伤认定的关键步骤
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后,首先要做的是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主动处理,员工可以在受伤后一年内自己向当地社保局提交申请。申请时需要准备三份材料:填写完整的工伤认定表格、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以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
社保局收到材料后会在60天内给出认定结果。如果单位不承认这是工伤,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员工受伤与工作无关。认定通过后,员工可以到指定机构做伤残鉴定。鉴定结果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
二、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赔偿的具体流程
拿到工伤认定书和伤残鉴定报告后,员工可以先和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交仲裁申请。仲裁部门会在45天内作出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满意,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
遇到单位拖延支付的情况,员工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单位账户有钱但拒不执行,可以申请冻结其银行账户。对于急需用钱的伤者,还可以申请法院提前执行医疗费用。
三、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标准
一级伤残能获得27个月工资的一次性补助,每月还能领取工资90%的津贴。二级伤残补助为25个月工资,津贴比例85%。随着伤残等级降低,补助月数和津贴比例逐级递减。十级伤残补助为7个月工资,不享受每月津贴。
五至六级伤残员工如果无法工作,单位每月需支付70%-60%的工资作为津贴。七至十级员工离职时,可以领取医疗补助和就业补助。具体金额各地不同,比如河北省规定十级伤残能拿4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和8个月工资的就业补助。
四、未签劳动合同时的特别处理方式
没有劳动合同的员工需要先证明劳动关系。可以收集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证据,或者找同事作证。拿到劳动关系证明后,再按照正常流程申请工伤认定。
单位不配合的情况下,员工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查实后会责令单位改正。如果单位仍然拒绝赔偿,员工可以绕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承担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
五、遇到老板推卸责任时的应对策略
当老板声称员工是故意受伤时,员工不用慌张。法律规定工伤认定采用无过错原则,除非单位能证明员工存在自杀、醉酒等故意行为。员工只需要提供工作时间和地点受伤的证据。
对于拖延赔偿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况,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各地工会和司法局都设有免费法律咨询。情况紧急时,可以联系媒体曝光,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发起募捐。记住要保存所有医疗票据和沟通记录,这些都将成为维权的重要证据。
最后要提醒的是,维权行动要在事故发生一年内启动。超过时效可能会丧失索赔权利。如果伤情严重行动不便,可以委托家属或律师代为办理相关手续。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拒不参保的单位将面临双倍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