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不住院可以索要哪些赔偿_车祸没住院

导读:
被车撞伤后如何维护权益(实用索赔指南)
一、车祸受伤后能拿到哪些赔偿
发生车祸后就算没住院也能申请赔偿。很多人以为只有住院才能要钱,其实法律保护所有受害者的权益。这些赔偿包括看病费用、工资损失、照顾费用、交通费、营养费、精神损失和物品损坏赔偿。
看病费用包含所有治疗相关支出。挂号费、检查费、买药钱都能报销。比如做CT检查花的800元,或者买止痛药花的50元,都要保留收费单据。
工资赔偿按实际耽误的工作时间计算。如果月薪6000元,每天工资就是200元。请假3天就能要600元赔偿。需要单位开具收入证明和请假记录。
需要家人照顾时可以申请护理费。如果请护工每天花150元,护理5天就能要750元。自己家人照顾的,按当地护工工资标准计算。
去医院复查的打车费、公交车费都能报销。每次保留车票,用手机支付的要截图保存。比如三次复查打车花了90元,这些费用都要计入赔偿。
医生建议加强营养的可以申请营养费。一般按每天30-50元计算,具体天数由伤情决定。骨折需要休养30天的话,最多能要1500元。
受到惊吓或留下心理阴影的可以要精神赔偿。金额通常在500-5000元之间,严重情况可能更高。需要提供心理咨询记录等证明。
车辆、手机等物品损坏照价赔偿。修车费按4S店报价,手机损坏按购买价折算。事故导致的工作文件丢失,如果能证明价值也可索赔。
二、处理事故必须做的五件事
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事故现场。要拍清楚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如果有目击者,请他们帮忙作证并留下联系方式。
立即拨打122报警。等交警来测量现场并出具责任认定书。这个文件是后续索赔的关键证据,要复印三份保存。
收集所有花费凭证。医院收据要盖公章,打车票要连号的。工资证明要有公司印章,护理费要写清楚照顾天数。
找专业律师咨询赔偿方案。律师会根据伤情预估合理金额,告诉你哪些费用能要、哪些证据不足。很多律所提供免费初次咨询。
先和对方协商解决。保险公司通常会派人谈判,这时候拿出所有证据材料。谈不成就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是三年。
三、真实案例教你争取赔偿
王女士被电动车撞倒后没住院,但膝盖擦伤休息了7天。她收集了诊断书、请假条和打车票,最后要到4200元赔偿。包括医疗费1200元、7天工资2800元和交通费200元。
张先生的车被追尾,对方全责。4S店定损修车要2万元,他还索赔了三天租车费900元。协商不成起诉后,法院判对方赔全款。
李同学过马路被刮蹭,手机屏幕摔碎。他出示了购买发票和维修报价单,最后获赔1800元。因受到惊吓还额外拿到500元精神补偿。
四、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民法典1165条规定:造成他人损害必须赔偿。这里包含所有合理支出,比如复查打车费、医嘱购买的保健品费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明确:由保险公司先赔付交强险范围内的损失。小刮蹭通常在18万元保额内就能解决,不够再由责任方补足。
最高法院解释中写明:误工费按实际减少收入计算。自由职业者可以提供银行流水或纳税记录,无法证明的按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五、保护权益的注意事项
不要随便签和解协议。有位赵先生着急签了协议,后来发现后遗症不能再索赔。一定要等伤情稳定再签书面文件。
复查记录比诊断书更重要。周女士凭三个月内的五次复查记录,成功要到后续治疗费。每次复查都要让医生写明和事故的关联性。
行车记录仪视频最有用。陈先生靠视频证明了对方闯红灯,原本判他次责改判无责。事故后要立即保存录像,防止被覆盖。
遇到对方耍赖不用怕。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比如冻结对方车辆。也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直接从工资卡扣钱。
记住这些要点能更好维护权益。发生事故后保持冷静,及时收集证据,必要时要勇敢走法律程序。大家开车出门也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