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好了还能做鉴定伤残_骨折好了影响伤情鉴定么

导读:
骨折愈合后还能做伤残鉴定吗?五个步骤教你维权
一、为什么骨折愈合后还要做伤残鉴定?
在处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时,骨折伤残鉴定是确定赔偿金额的关键步骤。很多人以为骨头长好了就不用做鉴定了,这种想法会导致拿不到应有的赔偿。实际案例中,很多表面愈合的骨折会留下看不见的后遗症。比如膝关节受伤后虽然骨头接好了,但活动范围变小;手腕骨折后握力下降影响工作能力。
法律明确规定,只要受伤事实存在,不管治疗是否结束都可以申请鉴定。《民法典》第1175条写明,造成他人身体伤害必须赔偿。法院判决赔偿金额时,主要依据伤残鉴定结果。这意味着就算骨折表面愈合,只要实际功能受损,就有权利申请鉴定索赔。
二、法律支持与医学依据
1. 法律明文规定
《民法典》第1175条规定伤人必须赔偿,这是申请鉴定的根本依据。第237条补充说明,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法律给了当事人两次鉴定机会,确保结果公平。
2. 医学实际情况
医生都知道骨折愈合不等于功能恢复。X光片显示骨头长好了,但可能伴随三种后遗症:关节僵硬影响活动、肌肉萎缩导致无力、神经损伤造成麻木。这些情况肉眼看不出来,但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比如建筑工人肩膀活动受限,就没办法继续高空作业。
三、伤残鉴定操作指南
第一步:收集关键证据
你需要准备三样材料:医院诊断书(写明骨折位置和程度)、全部检查报告(X光片、CT、核磁共振)、康复治疗记录。特别注意保留显示功能受限的记录,比如理疗师写的关节活动度测量表。
第二步:找专业律师咨询
不要自己随便找鉴定所。有经验的律师会告诉你两个重要信息:什么时候做鉴定最合适(太早可能等级低,太晚超过诉讼时效)、哪些鉴定所的报告法院最认可。比如有的鉴定所专攻骨科伤残,他们的报告说服力更强。
第三步:选对鉴定机构
查看鉴定所是否有司法部颁发的资质证书,重点看三点:鉴定范围包含肢体伤残、有骨科专业鉴定师、使用最新版鉴定标准。可以要求查看他们的设备清单,正规机构都有关节活动度测量仪、肌力测试仪等专业工具。
第四步:配合鉴定检查
鉴定当天要现场测试身体功能。比如要求你做下蹲动作检查膝关节,用握力器测试手部力量。记住如实反映问题,但不要故意装严重,医生会用特殊方法识破伪装。整个过程大约2小时,记得拿好回执单。
第五步:处理鉴定结果
拿到报告先看两处:伤残等级数字(十级最轻,一级最重)、具体功能描述。如果对结果有异议,要在15天内申请重新鉴定。第二次鉴定费用需要自己先垫付,但胜诉后可以要求对方承担。
四、真实案例解析
装修工人王师傅案例
王师傅从脚手架摔下导致腰椎骨折,治疗半年后走路恢复正常。但弯腰搬重物时疼痛难忍,老板拒绝赔偿。律师帮他找到专业骨科鉴定所,检查发现腰椎活动度丧失30%,最终评定为九级伤残。通过法院诉讼,获赔误工费、护理费合计28万元。
舞蹈老师李女士案例
李女士车祸致右脚踝骨折,治愈后看似正常,但舞蹈动作做不到位。第一次鉴定没查出问题,律师建议换机构做三维步态分析,发现右脚发力异常,最终评定十级伤残。通过调解获得12万元赔偿,顺利转行做舞蹈编排工作。
五、特别注意的三个要点
1. 不要错过鉴定时间
最佳鉴定时间是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太早可能恢复不完全,太晚超过1年诉讼期。特殊情况如植入钢板,要等取出后1个月再做鉴定。
2. 证据链要完整
从受伤当时的急诊记录到最近复查报告都要保存。特别注意保留显示后遗症的记录,比如理疗师写的"关节活动受限",比医生写的"治愈"更有用。
3. 赔偿计算有技巧
十级伤残能拿当地平均工资×7个月,九级乘8个月,以此类推。但实际赔偿还包括护理费(住院期间每天200元)、营养费(每天100元)、精神损失费(5000-2万元)。有律师帮忙计算能多拿30%赔偿。
现在拿起手机做三件事:翻出你的病历资料、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预约专业骨科检查。记住,骨折愈合不是终点,拿到应有的赔偿才是真正的康复。法律给了你维权的武器,正确使用就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