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相撞一方受伤 责任划分与解决_电动车相撞 一方受伤 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导读:
电动车事故责任划分与处理指南
一、电动车事故为何要重视责任认定
近年来使用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路上发生的碰撞事故也变多了。当两辆电动车相撞导致有人受伤时,搞清楚谁该负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如何判断事故责任,并指导受伤者正确维护权益。
二、判断责任的两大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责任认定方式。第一种叫过错责任原则,具体规定在民法典第1165条。简单来说就是谁犯错谁负责,犯错多的人多承担责任。比如有人闯红灯撞到别人,就要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种是公平责任原则,写在民法典第1177条。这种情况适用于双方都没犯错,但确实发生了事故。比如两辆车都遵守交规,但因为突发情况相撞,这时双方可以商量分担损失。
三、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划分方法
1. 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形
这种情况最常见。比如张三骑电动车闯红灯,李四骑车超速,两人在路口相撞。警察调查后会根据双方错误大小划分责任。通常主要过错方担责70%,次要过错方担责30%。
去年在杭州发生过类似案例。王师傅骑车左转没打转向灯,陈女士直行时看手机分心。最后判定王师傅负主要责任,陈女士承担次要责任。
2. 单方过错的情形
当事故明显由一方错误引起时,犯错方要负全责。常见错误包括逆行、闯红灯、突然变道等。比如刘先生骑车逆行撞上正常行驶的赵女士,刘先生就要全额赔偿。
3. 双方无过错的情形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存在。比如夜间骑行时路灯故障,两辆电动车在路口相撞。这种情况需要双方提供行车记录,确实证明都没违规后,可以协商分担医疗费用。
四、事故处理七步走流程
第一步要保护现场。立即打开手机录像功能,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周边环境。如果有目击者,记得留下联系方式。
第二步马上报警。拨打110后保持电话畅通,在交警到来前不要移动车辆。等警察做完记录,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后续索赔的重要证据。
第三步及时就医。即使感觉伤得不重,也要去医院检查。保存好所有医疗单据,包括挂号单、检查报告、药品清单。
第四步联系保险公司。现在很多电动车都买了意外险,要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会教你怎么准备理赔材料。
第五步协商赔偿。拿到责任认定书后,可以先和对方商量赔偿方案。常见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车辆修理费。
第六步调解处理。如果私下谈不拢,可以找交警队或街道调解委员会帮忙。调解成功的会签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步法院起诉。当所有调解都失败时,就要准备好起诉材料。需要提交责任认定书、医疗记录、收入证明等文件。
五、重点法律条文要记牢
民法典1165条:犯错导致别人受伤必须赔偿
民法典1177条:双方无错可协商分担损失
道交法39条:必须遵守交通信号灯和交警指挥
道交法55条:违反交规造成事故要负法律责任
特别提醒三个关键点:第一,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警有效;第二,责任认定书出具后3天内可以申请复核;第三,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1年。
遇到事故要保持冷静,按流程处理能更好维护权益。平时骑车要戴头盔、不抢道、多观察,遵守交规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