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做精神鉴定_车祸精神鉴定

导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五大要点解析
一、伤残鉴定的基本分类
交通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需要进行两种鉴定。第一种是肢体伤残鉴定,主要检查身体损伤程度。第二种是精神损伤鉴定,评估事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两种鉴定需要由不同机构完成。肢体鉴定费用通常在1800元左右,精神鉴定费用约为2400元。上海地区还要求进行"三期"鉴定,具体包含误工时间、营养补充时间和护理时间的评估,费用约800元。
二、伤残鉴定申请流程
事故发生后需先到交警队领取鉴定委托书。委托书是进行鉴定的必要文件,不同年份规定会有变化。2012年后上海要求当事人在领取委托书时就要选定鉴定机构,且可选机构减少到六家。另一种方法是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开具鉴定委托书。这种方法能确保鉴定结果的权威性,避免对方申请重新鉴定。自行委托鉴定存在被推翻的风险,若被推翻需自行承担首次鉴定费用。
三、鉴定时间安排原则
肢体损伤鉴定需在受伤三个月后进行,精神鉴定需等待六个月。具体时间要根据伤者恢复情况调整。例如骨折患者需要等骨头愈合稳定,脑部损伤患者需观察神经功能恢复。超过规定时间需向上级交管部门申请延期。尸体检验必须在死亡三天内完成,逃逸车辆检验需在查获后三天内进行。时间限制确保证据有效性,避免因拖延导致鉴定结果失真。
四、精神鉴定的必要性
事故造成严重脑损伤时必须进行精神鉴定。常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和性格改变。上海要求精神鉴定必须由专业精神病院完成。精神损伤会影响赔偿金额计算,需要单独评估。并非所有事故都需要精神鉴定,无头部外伤或心理症状者可免除。鉴定时需提供完整医疗记录,包含脑部CT和神经科诊断报告。
五、法律依据与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管部门需在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三天内委托鉴定。赔偿标准分十个伤残等级,每级相差10%赔偿比例。肢体伤残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和辅助器具费。精神伤残可获额外赔偿金。若肇事方逃逸,赔偿由道路救助基金垫付。保险公司在强制险范围内先行赔付,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赔偿争议可向法院起诉,需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和工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