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三方责任怎么划分

导读:
一、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基本原则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首先会调查事故经过。办案人员通过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和目击者描述还原事发过程。责任划分主要看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有多大影响以及过错有多严重。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全部责任和无责任,指事故完全由一方过错导致。例如司机醉酒驾车撞倒正常行驶的骑车人,司机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种是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当多方都有过错时,过错大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比如骑电动车的人突然变道引发碰撞,汽车司机因未及时刹车承担次要责任。
第三种是同等责任。事故各方过错程度相当时,各自承担一半责任。两辆车同时超速导致相撞,双方驾驶员都要负责。
特殊情况处理有明确规定。若有人故意制造事故,其他方无需担责。事故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时,交警部门会在十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
二、三车追尾事故处理办法
三车连续追尾需要明确撞击顺序。通常第一辆车无责任,中间车辆负责前车损失,最后一辆车承担主要责任。例如第三辆车撞上第二辆,第二辆再撞第一辆,第三辆车需赔偿前两辆车的损失。
交警会询问第一辆车被撞次数。如果只感受到一次撞击,通常判定最后一辆车全责。夜间追尾事故要检查前车尾灯是否正常,未开尾灯的前车需承担次要责任。
车辆违规停车导致追尾需特殊处理。未开启双闪灯或放置警示牌的前车要担责。合规停放的车辆被追尾,后车负全责。超长车辆未设置警示标志引发事故,前车需承担部分责任。
三、涉及第三方责任认定规则
第三方责任人指事故直接参与者之外的赔偿主体。例如乘客开门撞到电动车,乘客成为责任方。保险公司和被撞行人都不算第三方。
处理三方事故需注意三个要点。第一要立即拍照留存现场证据,第二要记录所有涉事车辆信息,第三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无异议可填写快速处理协议书。
赔偿顺序有明确规定。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付,不足部分由商业险按比例承担。仍有差额由责任方个人支付。肇事逃逸案件需立即报警,交警会通过监控追查逃逸车辆。
四、特殊情形责任判定标准
违规变道事故责任认定要看变道是否完成。已进入车道的后车追尾负全责,变道过程中的前车需担责。例如强行加塞导致碰撞,变道车辆负主要责任。
冰雪天气事故要考虑道路条件。虽然路面湿滑不能完全免责,但责任比例会适当调整。多车连环追尾需鉴定碰撞痕迹,区分首次撞击和二次撞击的责任。
行人突然闯红灯引发事故要具体分析。机动车正常行驶且采取必要措施,行人需承担主要责任。司机存在超速或分心驾驶要分担责任。
五、事故处理法律流程解析
轻微事故可走快速处理程序。无人受伤且损失较小的事故,当事人协商后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需填写协议书并共同签字确认。
重大事故必须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要立即报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理。擅自移动车辆可能影响责任认定,破坏现场者要承担不利后果。
对认定结果不服可申请复核。当事人收到责任书三日内可提交书面复核申请。新证据包括行车记录仪视频、新证人证言等。复核结论为最终决定。
法院诉讼要注意证据收集。医疗票据、维修清单、收入证明等都要保留原件。精神损害赔偿需提供心理评估报告。诉讼时效为事故发生后三年内。
保险理赔需要完整材料。包括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交警责任认定书,维修发票等。伤残案件还需司法鉴定报告。保险公司拒赔时可向银保监会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