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流程

导读:
两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区别
交通事故处理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方式。简易程序适用于不涉及人员伤亡且事实清楚的轻微事故。交警到达现场后能立即处理并出具事故认定书。一般程序适用于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较大的事故。这类事故需要详细调查和证据收集。
简易程序处理速度快。交警当场完成责任划分并制作认定书。当事人对结果无异议可直接进入赔偿调解。一般程序处理时间较长。交警需要扣押车辆进行技术鉴定。责任认定通常在调查结束后作出。
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与限制
满足三个条件可使用简易程序:财产损失不超过1万元;当事人对事故无争议;车辆能自行移动。北京地区规定财产损失3万元以下也可适用简易程序。但存在九种情况必须报警处理。
必须报警的情况包括:驾驶员饮酒或服用违禁药物;无证驾驶或准驾车型不符;使用伪造车牌;校车或客车超员超速;车辆无法移动;当事人逃离现场;故意制造事故。遇到这些情形应立即报警。
交通事故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开启双闪灯。夜间需同时打开示廓灯和后位灯。在来车方向放置三角警示牌。拍摄现场照片记录车辆位置。随后将车辆移至安全区域。
交警到达后固定现场证据。通过拍照、测量等方式保留痕迹。要求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者将被强制带离。根据证据和当事人陈述划分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或三个工作日内出具。
北京市的特殊处理规定
北京地区细化了责任划分标准。单车事故驾驶员负全责。存在优先通行违规行为方负全责。双方都有违规行为时比较过错程度。新增三十九种具体责任认定情形。
特殊情形包括:闯红灯负全责;变道未让行负全责;未避让行人负全责。三种加重过错行为: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存在这些行为即使对方违规也需承担主要责任。
责任认定与后续处理流程
收到认定书三日内可申请复核。复核仅限一次。当事人可共同申请调解。调解成功签订赔偿协议。调解失败需向法院起诉。存在违法行为将移交公安机关。
车辆扣押最长三十五日。技术鉴定需二十日内完成。认定书下达三日后可放车。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未及时撤离造成拥堵罚款二百元。对认定不服可提起民事诉讼。
事故处理注重效率与公平。简易程序提升轻微事故处理速度。一般程序确保复杂事故调查质量。驾驶员应了解基本处理流程。及时固定证据配合交警工作。准确理解责任划分规则。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