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全部责任(交通全责和主要责任区别)_交通全责与主要责任

导读:
交通事故全责赔偿指南
全责受害人也能获得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的人也能获得赔偿。责任大小会影响赔偿金额,但法律有特殊规定保障受害人权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三种情况会被认定全责:故意制造事故、自身过错导致事故、事故后逃逸破坏现场。
交警通过现场勘查和证据分析确定事故责任,并将结论写入交通事故认定书。赔偿责任则需要法院根据事实进行判断。即使被认定全责,受害人仍可要求对方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但故意碰瓷的情况除外。
三种典型全责情形解析
第一种是故意制造事故。这类受害人主动引发事故索取赔偿,法律称为"碰瓷"。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偿,受害人需自行承担后果。
第二种是自身过错导致事故。当受害人存在违规行为且对方无过错时,例如行人闯红灯被正常行驶车辆撞伤,行人需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种是逃逸导致责任认定困难。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破坏证据的当事人,交警会直接判定其全责。这种情况常见于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情形。
四轮车全责需承担的责任
机动车全责需赔偿所有损失。赔偿项目分为四类:基础医疗费用、伤残补偿、死亡赔偿和精神抚慰。医疗费包括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直接支出。
造成伤残需支付辅助器具费和康复费用。致人死亡的还需承担丧葬费和家属误工损失。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单独向法院申请,法院会根据伤害程度判定金额。
具体赔偿项目说明
医疗赔偿包含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和治疗费。误工费按实际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参考行业标准。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确定,最高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
交通费按实际就医乘车票据核算。住院伙食补助参照公务员出差标准。营养费需要医院出具证明,每天30-50元不等。伤残赔偿按伤残等级计算,最高为20年当地人均收入。
罚款与扣分处理规则
全责不一定被处罚,关键看是否违法。普通事故不扣分,但逃逸必处罚。轻微事故应拍照后移车,不撤离现场者扣3分罚200元。造成严重拥堵或二次事故的,最高可罚1000元并吊销驾照。
保险公司需在5日内回复理赔申请。交强险医疗赔偿限额1.8万元,死亡伤残限额18万元。超出部分由商业险或责任人承担。肇事逃逸保险公司可拒赔商业险,但需先支付交强险赔偿。
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赔偿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为1年。伤残鉴定需在治疗终结后申请,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报告。
事故处理要注意保存医疗票据、收入证明、护理记录等证据。调解协议书需明确赔偿金额和支付时间。对方拒不赔偿可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可冻结其车辆或银行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