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交通肇事

导读:
# 交通事故不起诉后驾驶证如何处理
## 一、检察院不起诉不等于保留驾照
检察院对交通肇事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后,驾照是否会被吊销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案件中存在酒驾或特定违规行为,公安机关仍会吊销驾照。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但不起诉决定仅代表不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仍需承担。
吊销驾照的条件包括一年内两次酒驾、超速50%、驾驶报废车辆等。即使未被起诉,这些违法行为仍会导致驾照被吊销。办案机关会出具《不起诉决定书》和《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书》,案件结束时返还保证金。
## 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四个条件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需要满足四个要素。第一是保护对象为公共交通安全,只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交通违法行为。铁路和航空事故适用其他条款。第二是具体表现,必须存在违反交规行为并导致重大事故,违规行为与后果要有直接因果关系。
第三是责任主体为16岁以上自然人,多数是驾驶员。第四是主观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类型。如果行为人故意造成事故,则按故意伤害或杀人罪处理。
## 三、取保候审后案件如何结束
取保候审期间收到《不起诉决定书》意味着案件终结。办案机关会同时下发《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书》和《释放证明》。根据司法解释,交通肇事逃逸指事故发生后为逃避责任离开现场。赔偿协议不影响刑事责任认定,但积极赔偿可能获得从轻处理。
当事人需注意,撤销取保不代表完全免责。公安机关仍可能进行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也需另行解决。保留好法律文书原件,便于办理相关手续。
## 四、谅解书的作用与调解流程
获得受害者谅解书可能影响起诉决定。对于轻微犯罪或已达成赔偿协议的案件,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但造成三人以上死亡或逃逸等严重情节的,仍会被起诉。
调解流程包括七个步骤:介绍案情、宣读材料、分析责任、确定赔偿比例、计算金额、选择赔付方式、签订调解书。调解失败时,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调解书需双方自愿签署,不能强迫达成协议。
## 五、必须吊销驾照的五种情形
五种情况必然导致驾照吊销:酒驾被罚两次、将车交给无证人员、超速50%、驾驶拼装报废车、造成重大事故后逃逸。吊销程序由交警部门执行,当事人需上交驾照。违规记录将纳入个人档案,影响重新考取驾照的资格。
被吊销驾照后,两年内不得重新申领。造成重大事故逃逸的,终身禁驾。当事人对处罚有异议的,可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保留好处罚决定书和送达回证,是维权的重要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