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是根据什么判定事故责任_交警是依据什么法律来认定责任

导读:
交警会调取监控鉴定事故责任吗?这5个知识点要记牢
一、交警调查事故的常规方法
处理交通事故时,交警会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证据。监控录像是重要手段之一。发生事故后,交警会查看事故地点的监控设备。他们有权调取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也会向周边商户或个人询问是否有行车记录仪画面。
法律明确要求交警部门必须全面调查事故原因。除了监控录像,交警还会测量刹车痕迹、检查车辆损坏情况、询问目击者。这些证据共同构成责任判定的依据。
二、责任划分的三种主要类型
事故责任判定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单方全责,例如闯红灯导致碰撞正常行驶车辆。第二种是多方担责,比如两车同时违规变道发生剐蹭。第三种是意外事故,像突发山体滑坡造成的车辆受损。
责任比例根据过错程度划分。主要责任一般承担70%以上赔偿,同等责任各承担50%,次要责任多在30%以下。需要特别注意,故意制造事故者需承担全部责任。
三、法律规定的赔偿顺序
赔偿顺序有明确规定。首先使用交强险赔付,最高限额20万元。超出部分由商业险按合同约定赔付。最后不足部分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先行赔付。遇到肇事方逃逸或无力赔偿时,可向道路救助基金申请垫付。医疗费超过交强险限额的,医院不得拒绝救治伤者。
四、对认定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当事人有三天申诉期。可向上一级交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诉材料,需注明异议点和相关证据。申诉材料要包括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新证据。
申诉失败后仍可通过诉讼维权。在法院审理阶段,可要求重新鉴定事故责任。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法院有权不采纳原认定书。
五、事故认定书的注意事项
认定书不需要当事人签字确认。交警部门完成调查后直接送达当事人。即使拒收也会通过邮寄等方式完成送达。
认定书包含五项核心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事故经过、证据分析、责任认定和法律依据。要重点核对证据清单是否完整,时间地点记录是否准确。
涉及隐私的证据会特殊处理。比如涉及商业秘密的车载数据、个人医疗记录等,未经允许不得公开。但当事人可申请查看与自身相关的证据材料。
六、特殊情况处理要点
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更严格。造成人员死亡的案件,交警必须组织各方到场说明情况。调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证据保存期不少于五年。
遇到监控损坏要及时报告。事故现场周边监控失效的,应立即通知市政部门备案。同时要扩大目击者寻找范围,收集更多旁证材料。
雨天事故要重点核查刹车痕迹。路面湿滑容易导致刹车距离变化,需结合天气数据判断实际车速。必要时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车辆性能检测。
七、司机需要知道的应对措施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保护现场。开启双闪灯,摆放警示牌,拍摄全景照片。有行车记录仪的要立即备份视频文件。
配合调查时注意表述准确。回答交警询问要具体说明方向、车速、信号灯状态。不确定的内容应如实说明,避免猜测性陈述。
保留好所有处理单据。包括车辆拖运费发票、医疗费收据、误工证明等。这些材料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八、常见误区要避开
不要轻信"私了"承诺。即使现场达成和解,也要签署书面协议。重大事故必须报警处理,否则可能影响保险理赔。
不要擅自移动车辆位置。除非影响交通且已拍照取证,否则应保持车辆原位等待交警。移动现场可能导致责任认定困难。
不要拒绝签字就离开现场。虽然认定书不需签字,但拒接法律文书可能被视为放弃权利。有异议应在规定时限内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