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民事部分

导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指南
一、事故责任类型如何区分
交通事故可能涉及两种责任。第一种是民事责任,第二种是刑事责任。责任类型的判定要看具体情况。
当驾驶员负主要或全部责任时,可能构成犯罪。这种情况包括导致他人死亡,或导致三人以上死亡。如果驾驶员负同等责任,也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适用于不构成犯罪的情况。这时需要由事故责任方向受害方进行赔偿。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用、车辆维修费等实际损失。
法律明确规定驾驶员在事故后必须立即停车。造成人员伤亡时,驾驶员需要立即施救并报警。如果只是轻微事故,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
二、救助基金申请流程说明
交通事故受害人申请救助基金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由交警部门发出书面通知。通知需在事故发生后规定时间内送达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第二步是审核阶段。管理机构要核对三个重点内容: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医疗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审核的情况。审核结果会书面告知交警部门和医疗机构。
第三步是资金处理。审核通过的,救助金直接打入医院账户。审核不通过的,管理机构需要向医院说明具体原因。
三、赔偿项目包含哪些内容
交通事故赔偿分为人身赔偿和财产赔偿两类。人身赔偿包括治疗期间的各种花费。具体项目有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和住院伙食费。
财产赔偿主要涉及车辆相关损失。包括车辆修理费、车上物品损失、车辆救援费。如果车辆完全损坏,可以要求赔偿同等价值的购车款。
对于营运车辆,还需要赔偿停运期间的收入损失。非营运车辆可以索赔替代交通工具的费用。
四、法院如何划分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事故案件时,首先依据交警的责任认定书。责任比例通常按四个档次划分。
机动车负主责时承担80%赔偿。同等责任时承担60%。次要责任时承担40%。无责任时最多承担10%。
各地可能有具体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时,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当事人需要注意保留事故现场证据。
五、赔偿金额如何计算
医疗费根据医院收费单据计算。需要提供病历和诊断证明。后续治疗费可以单独起诉,或与当前费用合并计算。
误工费按实际收入计算。需要提供工资证明和请假记录。没有固定收入的,按行业标准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确定。交通费按实际出行票据报销。住院伙食费参照公务员出差标准。
残疾赔偿金按当地收入标准计算20年。60岁以上每增1岁减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计算方式相同。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当地消费水平计算。未成年人算至18岁,成年人算20年。辅助器具费按普通型号价格计算。
六、事故纠纷处理方式
事故双方可以选择三种解决途径。第一种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达成协议后可申请司法确认。
第二种是申请交警部门调解。需在收到责任认定书10日内提出。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第三种是直接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为三年。起诉时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费用清单等证据。
七、特别注意事项
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单独申请。法院会根据伤害程度酌情判定。赔偿金额没有固定标准。
伤残鉴定需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建议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结果直接影响赔偿数额。
保险公司理赔有时限要求。事故后应及时报案。重大事故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事故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当事人需要保存好各类票据凭证。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寻求法律帮助。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可以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