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法律责任承担情形

导读:
#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指南
## 一、车主需要负责的四种情况
当驾驶员和车主是同一个人时,事故责任直接由车主承担。如果司机是帮老板开车时出事故,责任划分要看具体情况。法律规定这种情况需要参考《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
当车辆本身有问题或车主没尽到管理义务,车主和使用人可能要一起担责。这种情况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三条处理。例如车主明知刹车有问题还借车给他人使用,就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法律明确规定:租车或借车出事故时,保险公司先用交强险赔付。超出部分由实际开车的人负责。但车主如果存在过错,比如借车给无证人员,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 二、事故责任划分五大原则
完全责任适用于存在明显过错的情况。比如闯红灯引发事故,闯红灯方负全责。双方都有过错时,根据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例如两车同时变道相撞,变道更危险的一方担主责。
当事故各方都无过错,比如突发山体滑坡引发事故,这种情况视为交通意外,各方都不担责。但故意制造事故的一方必须全责,比如恶意别车造成碰撞。
特别要注意两种全责情形:事故后逃逸的,以及故意破坏现场的。即便后续发现对方也有过错,破坏现场方仍要负全责。例如肇事司机逃离后查出伤者闯红灯,逃逸方仍需全责。
## 三、常见全责事故类型
追尾事故中后车基本全责,除非前车故意急刹。逆行、倒车、溜车引发事故的都要全责。例如在单行道逆向行驶导致碰撞,逆行车负全部责任。
违规开关车门造成事故要全责。比如停车后突然开门导致电动车撞上,开车门方需负责。违反交通信号的情况包括闯红灯、违规掉头、占用专用道等六种典型情形。
未按规定让行包含26种具体情形。常见的有转弯不让直行、右转不让行人、未避让特种车辆等。例如左转车辆与直行车碰撞,左转车通常负主责或全责。
## 四、特殊情形责任认定
肇事逃逸是最严重的全责情形。哪怕事后证明对方有过错,逃逸方仍需全责。例如撞到闯红灯行人后逃逸,逃逸司机仍要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货物洒落引发事故,装货方要全责。比如货车未固定好货物导致后方车辆受损。违规超宽运输刮蹭其他车辆,超宽方负全责。
碰撞停驶车辆要负全责。包括撞到正常停放的车辆或故障停车。例如在停车场剐蹭已停好的汽车,肇事方需全责。但被撞车辆若违规停放,责任划分会不同。
## 五、事故处理法律流程
发生事故后司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有人员受伤时要先救人,同时报警。移动伤者时要标记原位置,其他车辆行人应协助。
小事故可协商解决。比如轻微剐蹭无伤亡,双方确认责任后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对责任认定有争议时必须报警,交警会到现场取证。
交警到达后会调查取证,10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对认定不服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重大事故需要做车辆鉴定,整个过程可能持续30日。
赔偿顺序是交强险先赔付,不足部分由商业险补充。超出保险额度由责任方自付。全责方需要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车辆损失等全部合理费用。
重点提示:事故后任何情况都不能逃逸。主动报警配合处理能减轻处罚,逃逸将面临更严重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保留现场照片、监控录像等重要证据对责任认定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