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处理事故需要的资料(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电话)_交警大队事故科处理流程

导读:
车祸处理必读:去交警大队前必须准备的5类材料
一、必备材料清单:责任方与受害方差异
开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司机要立即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和医院。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到交警大队处理。不同身份需要准备的材料不同。
机动车驾驶员要带齐四类证件:本人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交强险保单和商业保险单。如果有人受伤,必须携带医院出具的伤情诊断证明。
非机动车驾驶员或行人需要准备身份证原件。受伤情况下同样要携带伤情诊断书。如果伤者住院治疗,需要提前签署委托书,并让受托人带上双方身份证件。
所有材料提交时,当事人需要现场书写事故经过说明。建议用白纸黑字按时间顺序写明事发过程,重点记录车辆位置、行驶方向和碰撞细节。
二、事故处理流程全解析
交警到达现场后首先进行勘查。如果判定不属于交通事故,会出具书面结论并建议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确认为交通事故的,交警部门会正式立案。
立案后交警会启动调查程序。办案人员可能扣留涉事车辆进行技术检查,要求当事人接受酒精检测或心理评估。重大事故中会安排尸体检验,家属需在10天内办理丧葬手续。
责任认定前,当事人需要预交医疗保证金。拒不缴纳的,交警有权暂扣车辆直到事故处理完毕。建议保存好所有缴费凭证和扣押文书。
三、责任认定时间表与救济途径
常规事故10个工作日内会出具责任认定书。需要车辆检测或伤情鉴定的,检验结果确定后5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认定。
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在收到文书15日内申请复核。上级交管部门在30日内作出最终认定。复核期间建议收集行车记录仪视频、目击证人证言等新证据。
特别提醒:责任认定直接影响赔偿比例。收到认定书后要仔细核对事故时间、地点、责任划分等内容,发现错误要立即提出。
四、赔偿调解关键时间节点
各方达成调解意向的,需要在认定书送达后10日内提交书面申请。调解分三种情况启动:死亡事故从丧事办结开始,受伤事故从治疗结束开始,纯车损事故从定损完成开始。
调解过程最长持续45天。前30天安排两次调解,必要时延长15天。达成协议的需要各方签字确认,未达成协议的会出具终止文书。
注意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同于法院判决。建议重大赔偿事项仍要通过诉讼解决,特别是涉及伤残赔偿、后续治疗费等情况。
五、法律条文与证据保存要点
根据民法典1179条,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项目。伤残赔偿要提供残疾鉴定书,死亡赔偿需提交死亡证明和丧葬票据。
证据收集要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拍摄现场照片、及时记录对方信息、及时保存医疗票据。建议准备专门文件袋分类存放门诊病历、检查报告、修车清单等材料。
委托他人处理的要签署规范授权书。写明委托事项、权限范围和有效期限,最好经公证处公证。受托人处理时要携带自己身份证件原件。
处理交通事故建议本人到场。确需委托的,要选择了解事故经过的亲属或律师。每次与交警沟通后,要求提供书面回执或拍照留存记录。
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有差异。出发前可拨打122咨询当地交警大队,确认材料清单和办公时间。高峰期建议提前预约,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