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次责要承担什么费用

导读:
道路事故次要责任方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一)责任认定书有多重要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会到现场调查。他们会查看碰撞痕迹,测量刹车距离,询问目击者,还会调取监控视频。这些工作通常需要3到7天。最终交警会出具一张责任认定书,这张纸决定了赔偿金额的分配比例。
次要责任方拿到认定书后要仔细核对信息。如果发现车牌号写错,或者事故时间不对,要在三天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超过这个期限,认定书就会正式生效。去年有个案例,货车司机张师傅因为没及时复核错误信息,导致多赔了八千块医药费。
(二)赔偿项目有九大类
次要责任方需要承担的赔偿分为九大部分。医疗费是第一大项,包含检查费、手术费和住院费。要注意的是,医保已经报销的部分不能重复索赔。比如王女士去年被电动车撞伤,医院收费单显示总花费3.2万,但医保报销了1.8万,对方只需赔偿剩余部分。
误工费计算需要提供工资流水。自由职业者可以提供最近三年的纳税证明。实在没有证明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护理费通常按每天80-150元计算,具体看护理人员收入证明。交通费以实际发生的出租车票为准,每天最多报100元。
(三)调解谈判的三个技巧
收到认定书后,建议先尝试调解。约对方见面时最好选在交警队调解室,有执法人员在场更安全。带上所有费用单据原件,但不要当场交给对方。可以准备复印件用于协商。
谈判时重点谈医疗费和误工费这两个大项。护理费、营养费这些小额费用可以适当让步。比如李先生在调解时同意多承担2000元护理费,但成功将误工费从3个月降到1个月,最终少赔了1.2万元。
如果对方开口要精神损失费,可以直接说明法律不支持这类赔偿。去年法院判决的200个案例中,只有3例支持了精神赔偿,而且都是涉及死亡的重大事故。
(四)法庭应对的注意事项
调解不成就得准备打官司。收到法院传票后,要在15天内提交答辩状。重点检查对方的索赔清单,特别注意重复计算的费用。比如住院伙食补助和营养费不能同时索赔,交通费和车辆维修费要分开计算。
开庭时要带齐五项材料:事故认定书、保险单、修车发票、工资证明、医疗费清单。对方如果提出不合理索赔,可以当庭要求剔除。去年有个案例,原告把买保健品的钱混在医疗费里,被法官当庭驳回。
(五)保险公司的隐藏条款
有车险的次要责任方要注意,交强险能赔1.8万元医疗费和2000元财产损失。超过这个部分才需要自己承担。比如总共要赔5万元,其中1.8万由保险公司出,剩下的3.2万按责任比例分摊。
商业险的第三者责任险要看具体条款。有的保险公司规定次要责任只赔30%,有的赔40%。投保时要重点看这个比例。去年刘先生就是靠这条款,把自费部分从5万降到3万。
特别提醒三点:第一,垫付医药费要拿好收据;第二,别私下签赔偿协议;第三,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内要付款。做好这三点,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权益。记住,遇到复杂情况要马上找专业律师,很多律所提供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