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什么流程

导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五步操作指南
第一步:准备全套申请材料
伤者需要收集医院开具的诊疗记录。这些记录包括入院时的检查报告、手术过程记录、出院小结等。所有材料必须加盖医院公章。
拍片资料要完整保存。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要按时间顺序整理。记得向医院借用原始影像资料,部分鉴定机构需要查看原始片。
身份证明文件要带齐。准备伤者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涉及家属代办的要带委托书。有工作单位的要准备收入证明。
第二步:选择正规鉴定机构
查询司法部门公布的鉴定机构名单。每个地级市都有3-5家具备资质的机构,可以通过司法局网站查询具体地址。
注意鉴定项目对应资质。部分机构只能做普通伤残鉴定,涉及精神损伤的需要找特殊资质机构。提前电话确认鉴定范围。
避开利益相关机构。不要选择对方保险公司推荐的鉴定所,确保鉴定机构的中立性。
第三步:现场提交鉴定申请
本人必须到场接受检查。法律规定年满16岁需本人办理,行动不便者需医院出具转运证明。
填写申请表格要准确。伤情描述与病历记载要保持一致,受伤时间、治疗过程要按实际填写。
当场缴纳鉴定费用。普通伤残鉴定费用在800-1500元之间,保存好缴费发票原件。
第四步:配合完成医学检查
按预约时间进行体检。鉴定医师会检查伤处恢复情况,测试关节活动度,观察疤痕形态。
回答询问要实事求是。说明当前仍存在的功能障碍,但不要夸大症状。隐瞒既往病史会影响鉴定结果。
特殊检查可能需要复诊。部分复杂伤情需要做肌电图检查或心理评估,需配合完成补充检查。
第五步:使用鉴定报告索赔
核对报告关键信息。重点查看伤残等级、护理期、误工期、营养期四项核心结论。
注意15天申诉期限。对结果有异议要在两周内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
准备索赔计算清单。十级伤残按当地平均工资20%计算,每增加一级递增10%。护理费按实际陪护天数计算。
常见问题解答
事故后多久能做鉴定?要等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伤口完全愈合后。通常需要3-6个月恢复期。
旧伤复发怎么办?首次鉴定后出现新症状,可在一年内申请补充鉴定。需要提供新出现的医疗证明。
对方不认可鉴定结果?可申请法院指定机构重新鉴定,但需预交双倍鉴定费。两次鉴定间隔需满三个月。
必备法律文件清单
1.交通事故认定书原件
2.完整门诊病历手册
3.住院病案首页复印件
4.手术记录和麻醉记录
5.所有影像检查报告单
6.医疗费缴费明细清单
7.用人单位误工证明
8.护理人员收入证明
费用报销注意事项
鉴定费可计入赔偿总额。保存好票据原件,调解时可要求对方承担该费用。
复查交通费可申报。每次复诊产生的出租车费、公交费要保留乘车凭证。
辅助器具费需审批。轮椅、拐杖等器材购买前需医院出具必要性证明。
争议处理流程说明
第一步:向原鉴定机构书面申诉
第二步:申请地市级医学会复核
第三步:省级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终审
第四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每个环节需补充新证据。争议处理周期约6-12个月,建议优先考虑调解方案。
赔偿计算简易公式
伤残赔偿金=城镇人均收入×20年×伤残系数
误工费=月收入÷30×误工天数
护理费=护理人员日薪×护理天数
营养费=50元/天×营养期
交通费=实际支出(上限2000元)
器具费=发票金额(需医院证明)
重要时间节点提醒
事故后1年内:可提起伤残鉴定申请
鉴定后15日内:申诉有效期
调解期限:收到报告后30天内
诉讼时效:身体受伤害起3年内
赔偿履行期:调解书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