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警认定逃逸的三个标准)_交警部门认定肇事逃逸标准

导读:
交警如何处理肇事逃逸案件
交警处理肇事逃逸案件会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事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会被罚款二百元到二千元,还可能被拘留十五天。第二种情况是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会被判刑三年到七年。
法律明确规定了处罚标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列出六种需要罚款的情形。造成事故后逃跑且不构成犯罪的排在第三项。交警处理时先判断事故后果,再决定处罚方式。
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逃逸
有八种行为会被认定为逃逸。第一是明知发生事故仍开车离开或弃车逃跑。第二是认为自己没责任直接离开现场。第三是存在酒驾或无证驾驶问题,报案后擅自离开处理现场。
第四种是把伤者送医后不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第五种是送医时留下虚假信息。第六种是在调查期间逃跑。第七种是离开现场后不承认事故,但交警掌握证据。第八种是协商不成或赔偿不足时强行离开。
肇事逃逸后赔偿怎么处理
赔偿分为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是肇事车辆买了强制保险。这种情况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额度内支付。第二种情况比较复杂,包括找不到肇事车、车辆没买保险或治疗费超过保险额度。
第二种情况由道路救助基金先垫付费用。基金垫付后有权向责任人追讨。法律这样规定既保护了伤者权益,也明确了责任归属。
不知情离开算不算逃逸
司机不知道发生事故而离开不算逃逸。交警会在找到车辆后通知车主。判断是否逃逸有两个关键点:当事人是否知道发生事故,以及是否为了逃避责任离开。
两种情况不算逃逸。一种是将伤者送医后暂时离开,但配合后续调查。另一种是确实不知道发生事故。交警调查时会通过监控、目击者等证据判断司机是否知情。
交警判定逃逸的四个要点
交警主要依据四个要点判定逃逸。第一是当事人明知事故仍离开现场。第二是认为自己无责擅自离开。第三是存在酒驾等违法行为却逃避处理。第四是送医后失联或提供假信息。
法律还规定逃逸者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他方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需要特别注意,伪造现场或破坏证据的逃逸者不能减轻责任。
判定逃逸需要完整证据链。交警会收集现场痕迹、监控录像、手机定位等证据。车辆维修记录和目击者证词也是重要依据。整个调查过程通常不超过十日,特殊情况可延长到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
司机遇到事故应主动报警处理。留在现场等待交警是最稳妥的做法。及时救治伤者并保护现场能避免被认定为逃逸。遇到责任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擅自离开只会加重处罚。
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正确处理交通事故。记住两个关键原则:不离开现场,配合调查。遇到不清楚的情况可以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错误处理导致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