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要赔钱吗

导读: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必须知道的五个问题
一、次要责任方必须支付赔偿吗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方必须支付赔偿。次要责任方通常需要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赔偿责任。需要赔偿的项目包含医疗费用、误工工资、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
如果有人向法院起诉次要责任方,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判决赔偿金额。如果对赔偿有疑问,最好找专业律师咨询。
二、次要责任方必须承担医疗费吗
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次要责任方需要承担部分医疗费。法律规定事故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摊医疗费用。
民法典规定,造成他人受伤必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伤者失去工作能力,还要赔偿误工费。如果造成残疾或死亡,需要额外支付辅助器具费、残疾赔偿金或丧葬费。
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次要责任方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能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事故后逃逸,刑期会增加到三年以上。
三、交强险如何赔付次要责任
交强险赔付不分责任大小。只要被认定有责任,保险公司会在限额内全额赔付。有责任时,交强险最高赔偿死亡伤残11万元、医疗费1万元、财产损失2000元。无责任时对应赔偿限额降低。
保险公司不赔付故意造成的损失。如果司机无证驾驶、酒驾或车辆被盗期间出事,保险公司只垫付抢救费用,事后会向责任人追讨。事故救助基金会在三种情况下垫付费用:抢救费超保额、车辆未投保、肇事逃逸。
四、次要责任方具体赔偿比例怎么算
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次要责任方通常承担30%赔偿。超过交强险的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相撞时,次要责任方赔偿比例降为20%。双方都是非机动车则按30%赔偿。
赔偿流程有两种方式:双方协商解决或通过法院诉讼。达成协议后可以自行支付或通过保险公司办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五、主责方受伤次要责任要赔偿吗
主责方受伤时,次要责任方仍需赔偿。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次要责任方在交强险范围外承担30%赔偿。如果主责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次要责任方赔偿比例降为20%。
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双方各承担50%赔偿责任。属于交通意外且各方无过错时,按民法规定协商赔偿。故意制造事故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另一方无需赔偿。
公安机关调解赔偿时必须遵守公开原则,除非当事人要求保密。调解过程要保证合法性和公平性,及时处理争议。赔偿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