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负全责情况

导读:
一、逃逸与破坏现场必担全责
司机在事故后逃离现场需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有人故意破坏现场或销毁证据,导致无法认定责任,破坏者必须负全责。例如用工具擦除刹车痕迹,或移动车辆位置掩盖真相,这些行为都会让破坏者承担全部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明确指出,交警部门会根据司机行为对事故的影响判定责任。只要有一方存在重大过错,该方就要负全责。两方都有过错时,按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如果纯属意外事故,各方都不承担责任。
二、违规驾驶行为直接定全责
酒后开车、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辆这三种情况必定负全责。司机血液酒精浓度超过标准,或未取得驾驶证就开车,都属于严重违规行为。驾驶没有牌照的车辆上路,不论是否发生事故都已违法。
追尾事故中后车基本全责,除非前车突然倒车。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开车门引发事故,开车门的一方要负责。城市道路逆向行驶造成碰撞,逆行者需承担全部损失。
三、特殊路段违规必负全责
单行道上逆向行驶导致事故,逆行者全责。公交专用车道内社会车辆发生事故,占用车道的车辆负责。进入环岛时不礼让内侧车辆引发碰撞,外侧车辆需承担责任。
在明确禁止掉头的区域强行掉头,掉头车辆负全责。人行横道前不礼让行人引发事故,车辆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这些特殊路段都有明确标识,违反规定就要担责。
四、未履行避让义务要担责
转弯车辆必须让直行车辆先行。右转车撞上直行车,转弯方负全责。支路车辆进入主干道时,必须停车观察。支路车未让主干道车辆导致事故,支路车负全责。
超车时未与被超车辆保持安全距离,超车方负全责。夜间会车不关闭远光灯引发事故,开远光灯的司机负责。这些情况都涉及基本避让规则,违反就要承担责任。
五、其他全责情形需特别注意
车辆溜坡引发追尾,溜坡车辆负全责。停车时未拉手刹导致车辆滑动,司机要承担责任。开关车门时撞到行人或骑车人,开车门方负全责。
闯红灯造成事故必定全责,包括黄灯加速通过的情况。遇到执行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未及时避让发生碰撞,未避让方负全责。这些情形容易被忽视,但都会导致全责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交警会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制作事故认定书。认定书要写明事故经过、原因和责任划分。司机收到认定书后如有异议,可在三日内申请复核。
需要特别注意两种情况:逃逸后若发现对方有过错,可适当减轻责任。但逃逸方如果破坏现场,即便对方有过错,仍需承担全责。这提醒司机事故后要保护现场,立即报警处理。
日常行车要养成七个好习惯:保持安全车距、变道提前打灯、路口减速观察、按规定车道行驶、定期检查刹车系统、远离酒驾疲劳驾驶、安装行车记录仪。这些措施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避免承担全责风险。
遇到事故正确处理流程:立即打开双闪灯、设置警示标志、拍摄现场照片、救治伤员、报警等候处理。千万不要移动车辆位置,不要与对方争吵,更不要离开现场。配合交警调查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方式。
全责认定会影响三个方面:民事赔偿需全额支付、保险公司可能提高保费、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全责司机可能面临交通肇事罪指控,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驾驶员要定期学习新交规,特别是2022年新增的"交替通行"规则。在高架匝道合流处不按规定让行引发事故,未让行方要负全责。了解最新法规能有效避免责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