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常见责任划分

导读: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五个关键点
一、这五种情况必须负全责
开车发生事故后逃跑的司机要负全责。法律规定,逃跑司机拿不出证据证明对方有错的,必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故意破坏现场的人也要负全责,比如擦掉刹车痕迹或移动车辆位置。破坏证据的情况也一样,撕毁行车记录仪录像或扔掉手机录像都要担全责。
有人故意撞车的情况特殊。如果行人或骑电动车的人主动撞机动车,司机不用赔钱。驾校学员练车出事由教练负责,教练车必须由专业教练陪同,学员单独开车出事教练要担责。
二、责任划分要看具体行为
两辆车相撞时,交警会看谁的错误大。错误大的一方担主要责任,错误小的担次要责任。双方错误程度相同时,各担一半责任。三辆车以上相撞的情况,按每辆车的错误程度来划分。
有些情况不用担责任。比如突然遇到山体滑坡或地震,司机正常开车出事的可以不担责。紧急避让危险情况导致事故,只要操作合理也不用负责。
三、这些证据决定责任认定
行车记录仪录像最关键。现在大部分车辆都装有记录仪,能清楚拍下事故过程。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也很重要,要拍清车辆位置和路面痕迹。
交警会测量刹车痕迹长度。刹车痕迹越长说明车速越快,这对判断责任有帮助。伤者送医记录要保存好,医院诊断书能证明受伤程度。
目击证人很重要。要找现场看到事故的人留联系方式,最好能写书面证明。手机定位数据现在也能作为证据,能显示车辆当时的行驶速度。
四、赔偿金额怎么计算
保险公司先赔强制险部分。小轿车每年交的950元交强险,最多能赔20万元医疗费和2000元车损。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主责赔70%,同责赔50%,次责赔30%。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和修车费。住院费用要保留所有发票,工资损失要单位开收入证明。车辆维修要找正规修理厂,修理清单要详细。
五、遇到事故的正确做法
立即打开双闪灯。车能动的话先移到应急车道,不能动就在车后50米放三角牌。第一时间报警,等交警来之前不要移动现场。
拍下全景照片。要拍四个方向的道路情况,包括红绿灯和标线位置。重点拍碰撞部位和散落零件,这些能帮助交警判断撞击角度。
记下对方信息。要核对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单,最好用手机拍下来。如果有伤员,先打120再报警,救人最重要。
不要私下协商。有些伤刚开始不严重,过几天可能恶化。要等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再谈赔偿,防止后续纠纷。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雨天路滑出事要看车速。如果大家都开得很慢,后车追尾要负全责。但前车突然急刹导致追尾,责任划分会不同。
电动车闯红灯被撞,汽车司机可能要担次责。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要礼让非机动车,哪怕对方违规也要赔部分损失。
停车场里的事故按普通事故处理。有些车主以为停车场出事不用报警,其实都需要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才能走保险。
七、常见误区要避开
很多人觉得没碰撞就不用负责。其实前车突然变道导致后车急刹追尾,前车也要担责。开车门撞到行人,哪怕车没动也要负责。
以为有保险就全赔是错的。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保险公司不赔,要司机自己掏钱。故意制造事故骗保可能坐牢。
私了协议要写清楚。要注明"后续问题不再追究",双方签字按手印。最好找见证人,防止事后反悔。
八、如何避免责任纠纷
装两个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前后各装一个,能完整记录事故过程。定期检查存储卡,保证关键时刻能录像。
熟悉交通标志标线。很多事故是因为不熟悉路况,比如误入单行道或公交专用道。提前查好路线能减少错误。
保持安全车距。高速行驶保持100米以上距离,城市道路保持3秒车距。跟车太近出事往往要担主责。
这些知识每个司机都要知道。记住关键点,遇到事故不慌张,按步骤处理最稳妥。平时多学习交通法规,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