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卖车撞了怎么赔偿_被外卖车撞了能找到人吗

导读:
被外卖车撞伤后的维权指南
一、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马上冷静下来。先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如果出现流血或不能动的情况,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时候不要急着和对方争吵,安全最重要。
记住要保护现场证据。拿出手机拍下外卖车的车牌号码,最好把整辆车的颜色和型号都拍清楚。把倒地的外卖箱、散落的外卖餐盒和地面刹车痕迹都记录下来。如果周围有监控摄像头,要记下摄像头的位置。
报警是必须做的事情。警察来现场后会做事故记录,这份记录对后面索赔很重要。等警察的时候,可以找旁边看到事故的人帮忙作证。最好留下目击者的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码。
二、责任认定关键点
交警会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谁的责任大。外卖车如果闯红灯、逆行或者超速,基本都要负主要责任。现在很多外卖车属于电动车,但法律规定电动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
要注意查看外卖员的送餐平台信息。现在多数外卖员都穿着统一制服,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查到他所属的公司。有些外卖员同时接多个平台的订单,这时候要确认发生事故时他正在为哪家公司工作。
三、赔偿项目详解
医疗费是最基本的赔偿。记得保存所有医院收费单据,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和药费。如果后期需要复查,这些费用也能算进去。
误工费需要单位开证明。要说明受伤后休息了多少天,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可以按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要看实际需要。如果伤得重需要家人照顾,护理费按当地护工工资标准计算。用手机拍下护工每天的工作内容会更保险。
交通费要提供打车或公交车的票据。如果包车去医院,记得要发票或收据。
四、协商与诉讼流程
先尝试和外卖员所在公司协商。现在大的外卖平台都有保险,可以直接联系平台客服。协商时最好有律师在场,避免被对方压价。
如果协商失败就去法院起诉。准备的材料包括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工资证明和费用单据。起诉状要写清楚被告是外卖员还是公司,这点很关键。
法院审理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期间可能会安排调解,这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赔偿要求。判决下来后,如果对方不赔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五、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杭州有个案例。外卖员为赶时间逆行撞伤路人,造成膝盖骨折。法院判平台赔偿12万,包括3个月误工费和后续康复费用。这个案例说明即使外卖员是临时工,平台也要负责。
2022年北京发生过类似事件。外卖员肇事后逃跑,警察通过平台定位找到人。最后除了医药费,还额外赔偿了5000元精神损失费。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逃跑会加重责任。
重要法律条文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要承担责任。这里的外卖车如果属于机动车范畴,就适用这条规定。
民法典第1179条具体列出了赔偿项目,把以前的侵权责任法内容都包含进去了。现在处理事故主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时也能用上。如果是因为送餐服务导致的伤害,可以主张平台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赔偿金计算方法
残疾赔偿金按受伤程度分级。十级伤残最轻,一级最重。比如30岁的人十级伤残,按北京标准能赔到8万元左右。具体数额每年都会调整。
死亡赔偿金计算比较复杂。一般按当地人均收入乘以20年,60岁以上的人每多一岁减少一年。北京2023年标准是每人每年8万元左右。
营养费和住院伙食补助每天约50-100元。这部分钱虽然不多,但记得要算进去。医院开的营养证明很重要。
常见问题解答
很多人问外卖员没签合同怎么办。其实只要穿着平台制服或用着送餐箱,就能认定劳动关系。平台不能以临时工为由推脱责任。
事故后外卖员态度差也不用担心。直接联系平台或保险公司,他们都有专门处理事故的部门。保留好沟通记录,必要时可作为证据。
赔偿谈不拢时不要拖太久。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受伤当天开始计算。超过时间法院就不受理了。
预防措施提醒
走路时不要只顾看手机。过马路时多注意周围的外卖车辆,他们经常突然转弯或急刹。
遇到外卖车抢道不要硬碰硬。记住车牌号或拍下视频,事后举报比当场冲突更安全。
建议平台加强培训。外卖员上岗前应该通过交通安全考试,平台要设置合理的送餐时间,不能只顾速度不管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