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情鉴定程序

导读:
一、伤情鉴定的时间要求
伤情鉴定需要根据受伤类型确定时间。轻伤和重伤鉴定通常在出院后进行。如果伤情涉及关节功能问题,需要等待三个月到六个月才能鉴定。骨折患者若安装钢板并影响关节功能的,需在钢板取出后等待三到六个月再鉴定。鉴定机构受理申请后,会在七天内出具鉴定报告。遇到复杂情况时,报告时间可能延长至十五天。若需要补充材料,时间从材料补齐当天重新计算。
县级地区法医数量较少,通常只有两到三人。非紧急案件或无法立案的案件,例如未达到轻伤的故意伤害案件或未达重伤的交通事故,鉴定报告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伤残等级鉴定一般在治疗结束后三到六个月进行。鉴定报告由委托单位领取,例如交警大队。
二、伤情鉴定的申请流程
申请伤情鉴定需要遵守法定程序。根据司法鉴定通则规定,申请人需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申请。鉴定机构受理后,会指派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人开展工作。委托方可以提出具体要求,但不得干预鉴定过程。
常规案件需由两名鉴定人共同完成鉴定。复杂案件可增加鉴定人数。鉴定机构需在二十天内完成检验工作。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十天。若超出时限,需向省级交通管理部门报备。
三、鉴定所需的材料准备
申请鉴定需要准备完整的医疗记录。材料包括入院记录、出院小结、病历本、诊断证明书。还需提供治疗前后的X光片、CT报告等影像资料。交通事故案件必须附上责任认定书。
申请人需携带身份证件原件。委托鉴定需要填写专门的委托书。所有材料必须真实有效。鉴定机构会核对材料名称、数量、保存状态等信息。材料不全将导致鉴定延期。
四、不同鉴定类型的区别
伤情鉴定与伤残鉴定存在本质区别。伤情鉴定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级。该鉴定直接影响案件定性,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伤残鉴定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估治疗后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鉴定结果决定赔偿金额。伤情鉴定可在受伤后立即进行,伤残鉴定必须等待治疗结束。
交通事故死亡案件需特别注意。司机通常需承担刑事责任。车主若与司机存在雇佣关系,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从治疗结束或伤残评定日起算。
五、法律后果与处理建议
公安机关需在24小时内出具鉴定委托书。办案单位有责任督促伤者及时鉴定。拒绝鉴定可能影响案件处理进度。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主要责任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建议当事人保存全部治疗票据。涉及后遗症或病变的,可申请专项医学鉴定。赔偿协商可等待伤残报告出具后进行。若对本地鉴定有异议,可申请异地复核鉴定。
处理纠纷时要注意诉讼时效。交通事故赔偿需在治疗结束后一年内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案件审理时一并提出。选择鉴定机构时,可要求查看省级管理部门备案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