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书责任划分依据

导读: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四个等级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会划分四种责任等级。第一种是全部责任,第二种是主要责任,第三种是同等责任,第四种是次要责任。如果事故由一方违规行为引起,该方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方没有责任。
两方共同违规导致事故时,责任划分看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对事故影响更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双方违规行为影响相当时,各承担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共同违规时,按各自行为的影响大小划分责任。
《民法典》1179条规定了赔偿责任标准。伤者可要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费。受伤影响工作的可要求误工费。造成残疾的需支付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需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事故责任认定的核心标准
认定事故责任的核心依据是被证实的调查结果或技术鉴定。选项C是正确答案。不能单纯依靠询问当事人或目击者,经济损失和伤亡情况也不是主要判断标准。
交警划分责任主要看三个要素。第一要看当事人是否有违规行为。第二要看违规行为和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第三要评估违规行为对事故的影响程度。
责任划分的四大判断原则
交警划分责任时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行为责任原则,存在违规行为才需要担责。第二个是因果关系原则,违规必须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第三个是路权原则,优先保护道路使用者的合法通行权。第四个是安全原则,评估当事人是否尽到安全注意义务。
具体判断时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确认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第二步确定哪方未尽到主要义务。第三步分析各行为对事故的影响程度。第四步根据影响大小确定责任比例。
不同责任比例的法律后果
全部责任方需要承担全部赔偿。主要责任方通常承担70%-90%赔偿责任。同等责任时双方各承担50%。次要责任方承担10%-30%赔偿。无责任方不需赔偿但可能获得补偿。
赔偿范围包含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误工费参考收入证明。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死亡赔偿金按当地标准计算。精神损害赔偿需法院判决。
责任认定书的异议处理
收到认定书后有三个工作日可申请复核。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并附证据材料。上级交管部门在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复核可能维持、变更或撤销原认定。
对复核结果仍不满的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时会将认定书作为证据审查。当事人可申请鉴定机构重新勘验现场。最终判决可能改变责任划分比例。
事故现场要注意四个取证要点。第一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和细节照片。第二记录对方车牌号和保险信息。第三寻找目击证人并保留联系方式。第四及时报警等候交警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