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全责诉讼费谁出

导读:
交通事故诉讼费谁出?这五个重点说清楚
一、败诉方买单是基本原则
交通事故打官司产生的诉讼费由败诉方支付。如果原告完全胜诉,被告需要承担全部诉讼费用。如果原告自己愿意出钱,法律也允许这种情况。
有时候法院判决双方各有输赢。比如原告提出10万元赔偿,法院只支持5万元。这时候法官会按比例分配诉讼费。可能让原告承担一半费用,被告承担另一半。
多人被告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假设三个被告都败诉,法院不会让他们平分费用。法官要看每个人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再决定各自承担多少费用。
二、二审改判会影响费用分担
如果案件进入二审阶段,判决结果发生变化,诉讼费分担也会调整。比如一审判被告全赔,二审改判被告只用赔一半。二审法院会重新分配两审的诉讼费用。
调解成功的案件处理方式不同。双方可以自己商量诉讼费怎么分担。如果商量不成,最后由法院决定怎么分配这笔钱。
法律依据主要看民事诉讼法第118条和152条。打官司必须按规定交案件受理费,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减免。判决书里必须写明诉讼费由谁承担。
三、赔偿标准分三种情况
受伤治疗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误工费这些都要赔。如果造成残疾,还要加上残疾赔偿金和后续康复费用。
死亡事故的赔偿项目更多。除了抢救费用,还要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家属还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问题最好先协商解决。找交警调解或人民调解委员会都可以。调解不成就去法院起诉,诉讼时效是三年。
四、全责方要担哪些费用
伤残鉴定费通常由申请人自己垫付。如果鉴定结果对判决有帮助,这笔钱可以要求败诉方承担。但保险条款可能有特殊规定。
诉讼费原则上由败诉方出,但保险公司不一定赔。要看具体保险条款,有的公司把诉讼费列为免责条款。
精神损失费要看伤残等级。十级伤残赔得少,一级伤残赔得多。没评上伤残等级一般不赔精神损失。保险条款可能不包含这项赔偿。
五、全险不等于全赔
所谓"全险"包含多个险种。交强险是必买的,赔偿额度有限。商业三者险能补充赔偿,但要买够保额。不计免赔险能消除免赔率。
法院判决的赔偿项目不一定全赔。诉讼费、精神损失费、鉴定费可能要自己承担。保险条款里写着不赔的项目,保险公司有权拒付。
签保险合同时要重点看免责条款。比如有些条款写明不赔诉讼费,有些限定精神赔偿条件。事故后要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报案。
六、起诉要注意这些细节
起诉状要写清楚赔偿项目。医疗费要附收费单据,误工费要提供收入证明。伤残赔偿必须提交鉴定报告。
被告不止是肇事司机。如果车辆有单位,要把单位列为共同被告。租借车辆出事的,车主可能也要担责。
保险公司必须列为被告。交强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付,商业险公司按合同赔付。不要把保险公司漏掉。
七、这些钱可能要自掏腰包
律师费通常自己承担。但部分法院支持合理律师费由败诉方出。需要提前和律师确认费用承担方式。
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自己负责。比如三者险买了100万,法院判赔150万,多出的50万要自己支付。
间接损失一般不赔。车辆贬值损失、处理事故的交通费这些,法院可能不支持。
八、降低费用的三个诀窍
尽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调解成功的诉讼费减半收取,还能省律师费。调解书和判决书同样有效。
合理确定索赔金额。不要故意夸大损失,多要的部分不仅拿不到,还要多交诉讼费。
及时申请法律援助。符合条件的事故受害人可以申请免费律师,困难群众还能减免诉讼费。
交通事故诉讼费问题看似复杂,其实记住基本原则就能明白。败诉方付钱是总规则,特殊情况下法院灵活处理。买保险要注意条款细节,不是所有费用都能理赔。提前收集证据,合理主张权利,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