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怎样判定事故责任(交警如何判定事故责任详解图)_交警是怎样认定责任的

导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指南
一、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主要看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导致事故发生。第二个因素是当事人犯错的严重程度。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责任划分。
当事故由一方单独犯错引起时,犯错方要承担全部责任。比如驾驶员闯红灯撞到正常行驶的车辆,闯红灯的驾驶员就要负全责。这种情况常见于单方违规引发的事故。
当多方都有过错时,责任划分会更复杂。交警会分析每个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的影响大小。影响大的承担主要责任,影响小的承担次要责任。如果双方责任相当,就各自承担同等责任。
二、不同场景的责任认定
在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事故中,过错方需要赔偿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按责任比例分担赔偿。例如两车追尾,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负主责,前车突然急刹车可能有次责。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事故时,处理规则不同。即使机动车没有过错,也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法律规定机动车至少要承担10%的赔偿责任。只有证明对方故意碰撞时,机动车才能完全免责。
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比如遇到突发疾病导致车辆失控,这类意外事故可能不追究责任。但当事人需要提供医院证明等有效证据。
三、责任推定的四种情形
第一种是当事人逃离现场或破坏证据。这种情况直接推定逃逸方负全责。例如肇事司机在深夜撞坏护栏后逃离,第二天被监控拍到,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种是应报警而未报警。有报警条件却不报警的一方要负全责。比如货车司机在山区路段发生事故,手机有信号却故意不报警,导致现场证据消失。
第三种是多方都不报警。这种情况机动车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负次要责任。比如十字路口两车相撞,双方司机都怕担责不报警,最后各担50%责任。
第四种是擅自移动现场。移动车辆或物品导致无法认定责任的,移动方负全责。常见案例是司机为逃避处罚故意挪动被撞的电动车。
四、追尾事故处理要点
追尾事故通常由后车负责。因为交规明确要求保持安全距离。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前车正常行驶时后车追尾,后车基本要负全责。
连环追尾要分段处理。假设三辆车连续追尾,第一辆和第二辆之间的事故由第二辆负责。第二辆和第三辆之间的事故由第三辆负责。每段事故单独认定责任。
特殊情况可以减轻责任。如果前车突然变道导致后车追尾,前车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这时需要行车记录仪视频作为证据。
五、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交强险会先赔偿损失。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比如医疗费5万元,交强险赔1.8万,剩余3.2万按责任划分。
收集证据很关键。当事人要拍下现场照片,记录对方信息,寻找目击证人。有争议的事故最好要求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
对认定结果不服可以申诉。当事人收到认定书3天内可以申请复核。需要准备新的证据材料,比如监控录像、车辆鉴定报告等。
日常行车要注意三点。第一是遵守交通信号灯,第二是保持安全距离,第三是规范使用灯光。做好这些能有效避免事故纠纷。
发生事故后不要慌张。立即打开双闪灯,设置警示标志,检查人员伤亡情况。轻微事故可先拍照挪车,重大事故要保护现场等候处理。
责任认定需要时间。简单事故3天内出结果,复杂案件不超过20天。涉及伤亡的重大事故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