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判定肇事逃逸不服怎么办(肇事逃逸双方和解交警怎么处理)_交警判肇事逃逸,伤者都不追究怎么搞

导读:
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应对方法
收到事故认定书后觉得不合理,可以在三天内申请复核。你需要准备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上级交管部门会在五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复核结果仍不满意,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申请复核时需要准备这些材料:身份证明文件、事故现场照片、行车记录仪视频、目击者联系方式。收集证据时要及时,防止关键证据丢失。提交材料时建议做备份并保留提交凭证。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标准
交通责任判定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单方过错造成事故需负全责。比如闯红灯引发碰撞,肇事方需承担全部责任。第二种是逃逸导致现场破坏的情况,逃逸方负全责。
第三种是故意破坏现场的情况,比如移动车辆位置或擦除刹车痕迹。这类行为会被认定全责。第四种是多过错方事故,按照行为影响划分主次责任。比如两车同时违规,根据违规程度判定责任比例。
对逃逸判定的处理流程
被认定为逃逸时不要慌张。首先确认事故时间是否在三天复核期内。准备能证明未逃逸的证据,比如通话记录证明及时联系过对方,或者监控显示短暂离开后返回现场。
复核期间可要求查看执法记录仪视频。重点查看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你的行动轨迹。如果存在送伤者就医等情况,要及时提供医院接诊记录。复核通过后,原认定书会被撤销并重新调查。
剐蹭后私了纠纷处理
发生剐蹭后离开现场,对方报警称逃逸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确认实际损失程度,轻微剐蹭可通过保险公司处理。第二要保留当时行车记录,证明不存在主观逃逸故意。
遇到对方索要高额赔偿时,不要直接转账。建议通过交警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正规维修报价单,超出合理范围的索赔可以拒绝。如果对方威胁要按逃逸处理,可明确告知将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逃逸认定的八种情形
以下行为会被认定为逃逸: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离开;单方面认为无责自行离开;酒后驾车后逃离现场;送医后未登记信息离开;治疗期间擅自离院;协商赔偿时强行离开。
特别注意两种情况:短暂离开后返回不算逃逸,但要能证明离开原因。送伤者就医后未及时报警不算逃逸,但需保留送医证据。事故现场要拍摄全景照片,记录车辆位置和地面痕迹。
遇到事故处理争议时,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事故认定书送达后三天内可申请复核,复核结果出来后三天可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时效为事故发生后三年。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包括短信、通话录音和书面材料。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原则:及时收集证据,按规定时间提出申请,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不要轻信私下解决承诺,避免陷入二次纠纷。涉及赔偿金额较大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掌握这些处理方法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事故处理既要遵守法规,也要学会使用法律赋予的权利。遇到复杂情况不要自行判断,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是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