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逃逸是怎么认定_交通法逃逸的定义

导读:
# 交通肇事逃逸的五个关键知识点
## 一、什么是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故意离开现场的行为就是肇事逃逸。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受伤者,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每个开车的人都要明白,遇到事故不能一走了之,必须采取正确行动。
法律规定司机必须马上停车。车停好后要打开双闪灯,在车后放三角警示牌。这些动作能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有人受伤时,司机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联系交警处理。
## 二、如何判断逃逸行为?
交警判断是否逃逸有五个标准。第一看司机有没有及时停车,如果车子继续开走就算逃逸。第二看有没有报警,事故后超过半小时不报警就可能被认定逃逸。
第三看司机有没有救人。即使事故责任不在自己,看见伤者躺在地上不管不问也要担责。第四看赔偿态度,故意拖延赔钱可能被认定为逃避责任。第五看是否伪造证据,比如破坏行车记录仪或找人顶包。
## 三、事故后该做什么?
第一步必须立即停车,哪怕只是轻微剐蹭。把车停在应急车道或路边,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第二步检查人员受伤情况,有伤员要优先救助,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步要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各个角度的照片。包括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等。第四步拨打122报警,等待交警来处理。第五步联系保险公司,报告事故情况。
## 四、真实案例带来的教训
2021年杭州发生过典型案例。王先生倒车时撞倒骑电动车的外卖员,他下车查看后觉得对方伤得不重,直接开车离开。第二天交警找上门时,伤者已因内出血住院治疗。最终王先生被认定逃逸,不仅要全额支付医疗费,还被吊销驾照。
另一个案例中,李女士在小区剐蹭停放车辆后,主动在挡风玻璃留下联系方式。虽然当时没人看见,但她主动联系车主赔偿。这种情况就不算逃逸,交警认定她正确处理了事故。
## 五、法律怎么处罚逃逸者?
根据最新规定,逃逸司机最少要罚款2000元。如果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司机可能面临3-7年有期徒刑。就算没有人员伤亡,逃逸者也会被扣12分,驾照直接作废。
有三个重要法律条文需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要求司机必须停车保护现场。第99条规定逃逸要罚款并可能拘留。第102条授权交警可以扣留逃逸车辆,直到事情处理完毕。
遇到事故不要慌张,更不要想着逃跑。现在到处都有监控摄像头,肇事车辆很容易被找到。主动承担责任可能只需赔偿损失,但逃跑就会变成刑事犯罪。记住及时报警、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这三个要点,就能正确处理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