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谁申请

导读:
伤残鉴定全流程指南
一、两种申请方式任你选
受伤人员需要做伤残鉴定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办理。第一种方式是向公安机关提交申请。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要在治疗结束后十五天内向交警部门提出伤残评定请求。第二种方式是自行联系鉴定机构。各地大型医院和医学院通常设有鉴定中心,受伤人员可以自己找这些机构做鉴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选择自行委托鉴定,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重新鉴定。这可能导致鉴定程序需要重复进行。建议大家优先通过公安机关办理正规手续,这样出具的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二、十级伤残划分标准
我国将伤残程度分为十个等级,最严重的是一级伤残,最轻的是十级伤残。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生活工作能力限制:
一级伤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完全不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失去意识,只能卧床活动,完全丧失社交能力。二级伤残标准是:日常起居需要他人帮助,只能在床上或椅子上活动,无法工作,社交非常困难。
三级伤残表现为:不能独立生活需要监护,只能在室内活动,工作范围受限制,社交存在障碍。四级伤残的情况是:生活能力严重受限,偶尔需要帮助,活动范围限于住所附近,职业选择减少,社交严重受限。
五到十级伤残程度逐步减轻。五级伤残需要生活指导,活动范围受限,工作强度要降低。十级伤残最轻微,表现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工作学习能力稍有下降,社交能力轻微减弱。
三、工伤保险怎么赔偿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工伤保险基金主要支付九类费用。包括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贴、异地就医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
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三方面费用: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五到六级伤残职工的每月津贴,以及离职时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如果单位没交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要自行支付全部待遇。单位拒不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可先行垫付,后续向单位追偿。
四、交通事故鉴定特殊流程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伤残时,鉴定程序有特别规定。受伤人员可以在治疗结束后,向处理事故的交警部门申请鉴定,也可以自己找有资质的机构鉴定。公安机关必须在事故调查结束后三天内委托专业机构。
尸体检验要在死亡三天内委托,肇事逃逸车辆要在查获后三天内鉴定。精神鉴定必须由专业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常规鉴定要在三十天内完成,特殊情况可延长到六十天。
五、费用由谁承担
交通事故鉴定费用一般由交警部门承担。但有两种情况例外:法律另有规定时,或者当事人自行委托伤残评定时,需要自己支付费用。这条规定提醒我们,自行委托鉴定不仅可能面临重新鉴定的风险,还要自己承担鉴定费用。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的鉴定,既能保证法律效力,又能节省费用。建议伤者优先选择公安机关的鉴定程序,这样既能保护自身权益,又能避免额外的经济负担。
整个伤残鉴定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程序要求。了解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受伤人员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