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出了认定书需要结案吗

导读: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等于结案通知书
拿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时,很多人以为事情结束了。实际上,这张纸只是处理事故的开端。交警出具认定书后,还有赔偿协商、责任复核、法律诉讼等环节需要处理。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作用和意义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调查事故后的结论性文件。这份文件要写明事故时间地点、涉及车辆人员、事故经过、责任划分等内容。交警通过现场勘查、证人询问、监控调取等方式收集证据后,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出具认定书。
认定书的核心作用是明确事故责任比例。比如张三开车追尾李四,交警会判定张三负全责。这种责任划分直接影响后续赔偿金额计算。但认定书本身不解决赔偿问题,只是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认定书与案件终结的关系
收到认定书不代表案件结束。交警部门完成事故调查后会进行内部结案,但当事人的纠纷可能才刚开始。常见的情况包括:伤者需要继续治疗、赔偿金额谈不拢、对责任划分有异议等。
举例说明:王女士被外卖骑手撞伤,交警认定骑手全责。但王女士的误工费计算存在争议,这种情况就需要继续处理。即使双方签字确认认定书,只要赔偿问题没解决,案件就不算真正结束。
三、后续处理的关键步骤
拿到认定书后,当事人有三条处理路径:协商调解、申请复核、法院起诉。多数人会先尝试调解,交警部门会组织两次调解机会。如果调解成功,双方签订协议后案件才算处理完毕。
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申请要在收到认定书3日内提出,上级部门会在30日内给出结论。复核可能改变原责任认定,也可能维持原判。
四、赔偿问题的处理方式
事故赔偿涉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项目。保险公司会根据责任比例进行赔付,但经常出现理赔金额争议。例如伤者认为需要三个月恢复期,保险公司只认可两个月误工费。
特别要注意垫付费用问题。很多当事人会先行垫付医疗费,这些费用需要保留好票据。最终赔偿时会按责任比例分摊,全责方需要承担全部费用,主责方通常承担70%-90%赔偿责任。
五、法律诉讼的注意事项
当调解和复核都不能解决问题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为事故发生后三年内,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收入证明等证据材料。伤残案件还需要做司法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才能计算赔偿金。
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不履行赔偿义务,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范围包括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对于确实无力赔偿的情况,法院会终止执行程序,待被执行人有财产时恢复执行。
常见问题解答
问:签字确认认定书后还能反悔吗?
答:签字仅表示收到文件,3日内仍可申请复核。超过3日则认定书生效,但赔偿问题仍可继续协商。
问:对方不赔钱怎么办?
答:可凭认定书向自己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或直接向法院起诉。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
问:乘客受伤怎么索赔?
答:乘客可同时主张两种权利:起诉承运公司要求合同违约赔偿,或起诉事故责任方要求侵权赔偿。
处理流程图
1. 事故现场报警 → 2. 交警调查取证 → 3. 出具认定书 → 4. 双方协商调解 → 5. 调解成功签订协议/调解失败 → 6. 申请复核或提起诉讼 → 7. 执行赔偿方案
整个处理过程中,事故认定书是核心证据,但案件的真正终结需要完成赔偿履行。建议当事人保留所有费用票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