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注意事项

导读:
交通事故处理五大核心要点
一、私了可能带来的风险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不要选择私了。伤者可能出现病情恶化,事后处理会更麻烦。私了只适合没有人受伤的情况,或者只有少量财产损失且事实清楚的事故。
双方私了时要检查对方证件。要记录车牌号,仔细填写协议书。协议书要保存好,这是向保险公司索赔的重要证据。有人怕麻烦或怕被处罚选择私下解决,这种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可能带来后续问题。
法律明确规定赔偿争议可以找交警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经过交警调解没达成协议或对方不履行时,当事人有权向法院起诉。
二、调解的基本流程和时间规定
交警调解交通事故赔偿的时间是十天。开始时间根据事故类型确定:人员死亡从丧事办完开始,人员受伤从治疗结束开始,伤残从鉴定结果出来开始,财产损失从确定损失开始。
调解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参加调解的人员包括事故当事人和代理人,人数不超过三人。当事人不能按时参加要提前一天通知交警。
三种情况不接收调解申请:对事故认定有异议、拒绝提供事故证据、对检验结果有疑问。出现这三种情况交警会书面通知不调解。
三、现场协商的具体操作步骤
发生事故后先固定证据。拍现场照片或标记车辆位置,之后立即撤离现场。不撤离造成交通堵塞会被罚款200元。
撤离后要检查双方信息。核对身份证和驾驶证,确认对方住址和职业。要分清驾驶人和乘车人,记录联系方式。
填写协议书要包含完整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信息、车辆信息、保险信息和事故责任。协议签字后可以自行赔偿或找保险公司理赔。
四、赔偿协议的关键条款
签协议前要确认责任划分。事故责任和赔偿责任不一定相同,要按法律规定确定赔偿比例。
必须确保赔偿款能落实。在对方付款前不要交出所有证件原件。所有赔款到位后再交材料。
保险公司需要书面确认协议内容。要确保保险公司同意将赔款直接打到受害人账户。如果对方不履行协议,可以向法院起诉。
五、调解失败后的法律途径
调解不成功要及时起诉。交警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起诉需要准备完整证据。包括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维修发票等。涉及伤残的要提供鉴定报告。
注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治疗结束或伤残鉴定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
遇到重大事故要聘请专业律师。律师可以帮助计算赔偿金额,收集证据,处理诉讼流程。不要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所有约定都要形成书面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