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多久可以鉴定

导读:
交通事故骨折后多久能做伤残鉴定?这五点必须知道
一、骨折后鉴定要等多久?关键看受伤部位
骨折后做伤残鉴定的时间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受伤部位是骨头断裂但没有移位,一般等治疗结束后3个月就可以做鉴定。如果做了手术打了钢板或钢钉,需要在取出这些固定物之后才能鉴定。有些伤者住院时间长,出院后马上就能申请鉴定。住院时间短的,医院会建议等3个月再鉴定。
举个例子,小腿骨折打了钢钉的人,要等到钢钉取出后再做鉴定。但要是医生说取钢钉需要再等半年,伤者可以选择在钢钉未取出时先做鉴定。这时候鉴定机构会考虑后续治疗的情况。
二、不同部位的鉴定时间有差别
头面部受伤影响外貌的情况,比如面部疤痕或颅骨缺损,要等3-6个月后鉴定。脊柱受伤导致活动受限的情况,需要观察6个月以上。四肢关节受伤影响活动的,最好在治疗结束6-9个月时鉴定。
脑部受伤引发的智力问题或精神问题,鉴定时间要更久。这类伤者需要观察6-12个月,等病情稳定才能做准确鉴定。比如车祸导致记忆力减退的伤者,需要跟踪观察半年以上。
三、法律规定的鉴定流程要多久
法律规定鉴定机构要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遇到复杂情况可以延长30天,总共不超过60天。这个时间从提交完整材料那天开始算。如果中途需要补交材料,补材料的时间不算在内。
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交警要在事故调查结束后3天内委托鉴定机构,二是尸体检验要在死亡3天内安排。超过这个时间需要上级部门批准。
四、做鉴定要准备哪些材料
去医院做鉴定要带齐所有医疗记录。包括门诊病历、住院记录、手术记录、X光片和检查报告。特别是手术记录和复查结果,这些能证明恢复情况。
还要准备身份证件和事故认定书。如果是委托律师办理,需要提供委托书。记得提前联系鉴定机构确认材料清单,不同机构可能有不同要求。
五、鉴定时常见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着急做鉴定。很多人在出院后马上申请鉴定,但恢复不完全会影响结果。比如膝关节骨折的人,刚出院时关节僵硬,等3个月活动度恢复后再鉴定更准确。
第二个误区是忽略复查记录。有人只带初次检查报告,缺少后续复查资料。鉴定医生需要看到整个恢复过程,才能判断是否留下永久损伤。
第三个误区是自行找不正规机构。必须选择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鉴定报告要有鉴定人签名和机构公章。可以到司法局官网查询鉴定机构资质。
特别提醒:这些情况会影响鉴定时间
体内有钢板钢钉的情况要注意。如果医生建议1年后取出,可以分两次鉴定。第一次鉴定伤残等级和当前损失,第二次鉴定取钢板的后续治疗费。这样不会耽误赔偿流程。
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恢复时间。老年人骨折愈合慢,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期。儿童处于发育期,鉴定时要考虑骨骼生长的影响。
多次受伤的情况要如实告知。比如之前有旧伤的部位再次受伤,要提供之前的病历。鉴定医生会区分新旧伤的影响。
如何加快鉴定流程
提前整理好时间线。把受伤日期、手术日期、复查日期列成表格。这样方便鉴定医生快速了解情况。
主动联系主治医生开证明。让医生写明预计恢复时间和后遗症情况。这份证明对鉴定有帮助。
选择工作日前去鉴定。周一到周四去鉴定机构人少,办理速度更快。避开节假日前后高峰期。
鉴定后要注意的后续事项
收到鉴定报告后要仔细核对。确认个人信息、受伤部位、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发现错误要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
保存好鉴定原件。调解或诉讼时都要出示原件。可以复印几份备用,但复印件需要鉴定机构盖章才有效。
对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重新鉴定。要在收到报告15天内提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需要另交鉴定费。
这些特殊情况要特别注意
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同时发生的,要做两份鉴定。交通事故鉴定和工伤鉴定标准不同,赔偿项目也不一样。
受伤时怀孕的情况要提前说明。鉴定时会考虑孕妇特殊体质,某些检查项目需要调整。
外籍人士要带好翻译件。所有中文材料需要专业翻译公司翻译,并附上翻译资质证明。
最后提醒:维权要注意时间限制
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事故发生时开始算,超过3年可能丧失胜诉权。建议在治疗结束后1年内完成鉴定和索赔。
保险理赔有时效要求。多数保险公司要求在事故后2年内申请,具体要看保险合同条款。
调解也有时间要求。交警部门调解通常在事故认定书下达后10天内申请。超过时间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