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包括哪几项

导读: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全解析
一、基础治疗费用计算规则
交通事故受伤后,治疗产生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三部分。医疗机构开具的收费单据和病历资料是确定医疗费的主要依据。如果对治疗必要性有疑问,责任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
护理费计算方式分两种情况。专业护工按当地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计算,家属陪护参照误工费标准。护理人数通常为一人,特殊情况需要医疗机构证明。
交通费按实际就医产生的费用计算。需要保留车票等付款凭证,乘坐出租车等特殊交通工具要说明必要性。往返医院次数需与治疗记录对应。
二、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
伤残赔偿金根据伤者年龄和所在地收入水平计算。60岁以下按20年计算,61-75岁每年减少1年,75岁以上统一按5年计算。具体公式为:伤残等级对应比例×地区年收入标准×赔偿年限。
伤残等级划分十个级别,一级最重赔偿100%,每降一级减少10%。例如十级伤残按10%计算。收入标准采用法院所在地城镇或农村居民年收入数据。
特殊情况下可调整赔偿金额。比如伤残未影响实际收入,或低等级伤残严重影响就业的,法院可酌情增减赔偿金。
三、家属生活费赔偿标准
被抚养人生活费按地区消费支出标准计算。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60岁以上每年减1年,75岁以上统一按5年。计算公式为:伤残比例×地区年消费标准×剩余年限。
需满足两个条件: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多个抚养人时,赔偿总额不超过年消费支出标准。例如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赔偿金按总标准计算后均分。
生活费赔偿与伤残赔偿金分开计算。2020年起相关司法解释将生活费并入伤残赔偿金项目,但计算方式保持不变。
四、死亡事故赔偿项目
死亡赔偿金计算方式与伤残赔偿金类似。60岁以下按20年计算,年龄每增1年减1年,75岁以上按5年。采用地区居民年收入标准,不分城镇农村按统一公式计算。
丧葬费按地区半年平均工资支付。包含遗体运输、火化、墓地等基本费用。超出常规标准的支出需提供必要性证明。
亲属处理丧事的误工费、交通费单独计算。误工费按实际减少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参考地区平均工资。交通费需提供乘车凭证并与治丧时间相符。
五、特殊器具与精神赔偿
残疾辅助器具按普通型号价格计算。需要定期更换的器具,赔偿期限最长20年。特殊需求需专业机构出具证明,法院根据证明材料确定费用标准。
精神损害赔偿需构成伤残或死亡才可主张。赔偿金额与伤残等级挂钩,一级伤残5000-50000元,每降一级减少10%。各地法院有具体裁量标准。
后续治疗费可预先主张。根据医疗机构证明,能确定必然发生的康复费、手术费可一并索赔。不确定费用需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六、保险理赔范围划分
交强险赔偿包含三部分:医疗费限额18000元,死亡伤残限额180000元,财产损失2000元。医疗费包含诊疗费、住院伙食费,伤残赔偿含护理费、丧葬费。
商业险按责任比例赔偿。超出交强险部分,全责方赔100%,主责70%,同责50%,次责30%。精神损害赔偿优先由交强险赔付。
保险公司不赔项目包括诉讼费、鉴定费。驾驶人无证、酒驾等情况,保险公司可拒赔,由责任方自行承担赔偿费用。
七、赔偿证据准备要点
医疗费需准备收费票据、用药清单、诊断证明。外购药品需要医院出具必要性证明。住院病历要包含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小结。
误工费证明包括工资流水、纳税证明、单位扣发证明。自由职业者需提供收入减少的银行流水,或参照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进行。通常出院3-6个月做鉴定,需选择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对鉴定结果不服可申请重新鉴定。
八、赔偿争议处理方式
调解程序可由交警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协议可申请司法确认,未履行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诉讼时效为事故发生日起3年。涉及伤残鉴定的,可从定残日起算。超过时效起诉可能丧失胜诉权。
赔偿协议需注意条款完整性。应包含赔偿项目、支付方式、违约责任。重大伤残建议律师审核协议,避免遗漏后续治疗费等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