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营养费标准(人身损害的营养费标准)

导读:
交通事故营养费赔偿五大核心知识点
一、什么情况能拿到营养费
医院开的出院证明必须写明需要加强营养。这个证明是拿营养费的前提条件。如果伤者只是轻微受伤,不用住院治疗,通常拿不到营养费。伤情达到轻伤以上的,才能申请营养费赔偿。
营养费的赔偿时间从受伤当天开始算,到基本康复为止。具体天数要看医院的意见。如果医院没有明确说明需要加强营养,法院可能不会支持营养费请求。
二、赔偿金额怎么计算
主要看两个标准:第一种是按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40%-60%计算。比如当地每月生活费是3000元,每天可以按40-60元赔偿。第二种是按医疗费总额的2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医疗费的五分之一。
具体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天数计算,每天赔偿金额=医疗建议的营养费总额÷天数。另一种是按整体比例计算,比如医疗费花了5万元,营养费最高可以拿到1万元。
三、需要准备哪些证明材料
最重要的材料是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证明上必须有医生签字和医院盖章,还要写明需要加强营养的具体天数。如果伤情严重,最好做司法鉴定,由专业机构出具营养需求证明。
住院期间的饮食费用清单要保存好。购买营养品的发票要注明商品名称和购买日期。如果请护工准备特殊饮食,需要保留付款凭证和护工证明。
四、法律规定的赔偿流程
先和肇事方或保险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交警调解。调解失败就要向法院起诉。起诉时要提交事故认定书、医疗证明、费用清单三项核心证据。
法院审理时会重点看三个内容:医院证明是否真实有效,营养费计算是否合理,赔偿方是否有支付能力。如果对医疗证明有疑问,可以申请第三方机构重新鉴定。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老人小孩受伤要特别注意。这类人群恢复慢,可以多申请10-15天的营养费。孕妇受伤要提供产科证明,营养费可按正常标准的1.5倍计算。
消化系统受伤的情况,比如胃切除或肝脏损伤,需要长期营养支持。这类伤者可以申请3-6个月的营养费。烧伤面积超过30%的,营养费计算时间可以延长到康复治疗结束。
植物人或瘫痪患者需要鼻饲的情况,营养费按住院伙食补助费的2倍计算。如果家属自己制作流食,需要提供食材购买记录和制作过程证明。
重要提醒
营养费要和医疗费分开主张。很多保险公司会把两者混在一起计算,这样可能少赔钱。如果对方不肯赔营养费,可以单独就这部分提起诉讼。
注意收集超市小票和网购记录。购买蛋白粉、维生素等营养品要有完整购物记录。没有票据的日常食材支出,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最后要记住时效问题。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事故发生时开始计算。超过3年还没起诉的,法院就不再受理了。
每个地区的具体标准可能不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标准通常比小城市高20%左右。农村户口按城镇标准计算需要提供1年以上的居住证明。
如果对赔偿金额不满意,可以在收到判决书15天内上诉。二审期间可以提交新的证据,比如后续治疗产生的营养费单据。
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杭州某案例中,骨折患者获得90天营养费赔偿。法院采用每日50元标准,共赔偿4500元。关键证据是三甲医院出具的三个月营养建议证明。
2022年成都某交通事故,脾脏切除伤者获得180天营养费。按当地月均生活费3200元的50%计算,最终获赔9600元。这个案例确认了内脏损伤的长期营养需求。
特别注意:自行购买保健品没有医生建议的,法院可能不认可。2020年广州某案件,伤者购买冬虫夏草花费2万元,因无医院证明只获赔3000元基本营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