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电话是112吗?

导读:
**交通事故应对指南:报警电话与处理流程全解析**
**一、遇到车祸先别慌 这些步骤能保命**
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很多司机容易手足无措。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记住三个核心原则:保证人身安全、及时报警求助、保留现场证据。根据交通部门统计,超过60%的二次事故是因为当事人处置不当引发的。
**二、报警电话不是112 关键号码要记清**
国内交通事故专用报警电话是122,这个号码24小时有人接听。有人误以为112是报警电话,其实这是国际通用紧急号码,在国内会自动转接到110。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司机误拨112导致报警延迟的情况。
遇到事故要立即做两件事:打开双闪灯提醒后车,在车后50米放三角警示牌。特别是夜间或高速路段,必须确保警示标志清晰可见。如果车辆还能移动,尽量靠边停放避免堵塞交通。
**三、五步处理法保护自身权益**
第一步检查人员受伤情况。如果有人受伤,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去年重庆发生追尾事故时,司机优先报警却延误伤员救治,这个教训要牢记。
第二步拍摄现场照片。从四个方向各拍三张照片,重点记录碰撞位置、刹车痕迹和周边环境。注意要拍到对方车牌和道路标线,这些都能作为责任认定依据。
第三步交换证件信息。记录对方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单信息时,可以用手机直接拍照。要特别注意查看保险有效期,避免遇到无效保单。
第四步寻找目击证人。如果有路人或周边商户愿意作证,记得留存联系方式。某地法院去年审理的案件中,正是因为便利店老板的证词改变了责任认定结果。
第五步联系保险公司。现在多数公司支持手机APP报案,上传照片后会有定损员联系。注意要在48小时内完成报案,超过时限可能影响理赔。
**四、私了还是等交警 这些情况要分清**
轻微刮蹭可以选择快速处理。两车损失都在2000元以内,且对责任认定无争议时,可以直接到快速理赔中心办理。但要注意签署书面协议,写明"互不追究"条款。
遇到这些情况必须报警:任何一方车辆无牌照、司机喝酒、车辆严重损坏、人员受伤或有争议。南京曾发生司机私了后反被索赔的案例,就是没发现对方涉嫌酒驾。
**五、保险理赔要注意 这些材料不能少**
交警开具的事故认定书是最重要的凭证。如果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3天内申请复核。去年上海有车主通过行车记录仪视频成功改变了责任判定。
理赔材料清单包括: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复印件、修车发票、医疗费用明细。如果涉及误工费赔偿,需要单位开具收入证明。重大事故还要提供伤残鉴定报告。
特别提醒三点:不要随意承诺赔偿金额,不要私下签署赔偿协议,不要轻易垫付医药费。杭州某车主因垫付8万元医疗费,后期理赔时遇到纠纷,这个教训值得警惕。
**六、真实案例揭示常见误区**
案例一:王先生雨天追尾后立即移车,导致责任认定困难。最终因无法证明对方违规变道,被判承担全责。这个案例说明保护现场的重要性。
案例二:李女士被电动车碰撞后同意私了,三天后对方却报警称逃逸。幸亏行车记录仪证明她在现场等待半小时,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处罚。
案例三:张先生忘记拍对方保险单,后来发现保单已过期。由于缺少关键证据,他只能通过法律诉讼追偿,整个过程耗费半年时间。
**七、法律法规要点解读**
根据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事故后逃逸将面临吊销驾照和刑事处罚。哪怕是次要责任,逃逸就可能变成全责。今年实施的司法解释明确,保险公司不得以"未及时报案"为由拒赔,但拖延超过30天的除外。
责任认定遵循三个原则:违规行为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当事人存在主观过错,行为发生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即使是被追尾,如果后车能证明前车突然违规变道,责任划分也会不同。
记住这些要点,遇到事故时就能正确应对。平时可以在手机里保存好保险公司、4S店救援电话,有条件的话定期检查行车记录仪是否正常工作。安全驾驶最重要,但掌握正确的处置方法同样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