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受伤怎么处理

导读:
交通事故处理五步走:有人受伤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第一步 现场处置与紧急救助
发现交通事故中有人员受伤时,驾驶员要立即开启双闪灯。在车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普通道路放置距离为50米,高速公路放置距离为150米。检查伤者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移动伤者身体。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说清楚事故地点和伤者情况。
用手机拍摄事故现场全景照片。拍摄内容包括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位置。拍摄车辆碰撞部位的细节照片。如果对方车辆有违规行为,要重点拍摄相关证据。
交警到达现场后要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说明当时车速、行驶方向、观察到的情况。提交拍摄的现场照片和行车记录仪视频。配合交警完成现场勘查记录。
第二步 配合调查与车辆处理
交警可能暂扣车辆进行技术鉴定。领取扣车单时要核对车辆信息是否准确。保管好交警开具的法律文书。15个工作日内可以申请领取车辆检测报告。
在责任认定书出具前不要私下与对方达成协议。责任认定书分为全责、主责、同责、次责、无责五种。对责任划分有异议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
联系保险公司时要告知准确的报案时间地点。记录保险公司提供的报案编号。说明事故中有人员受伤情况。保险公司会安排查勘员跟进案件。
第三步 医疗费用处理原则
法律规定驾驶员有义务垫付抢救费用。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000元。可以要求医院出具费用明细清单。保留所有缴费凭证和医疗票据。
超出交强险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购买商业三者险的由保险公司承担。未购买保险的需要自行承担赔偿责任。经济困难可申请道路救助基金。
伤者转院治疗需要主治医生出具证明。非医保用药费用需要双方协商承担比例。后续治疗费用需专业机构出具评估报告。
第四步 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携带驾驶证、行驶证、保单办理理赔。提交交警责任认定书原件。提供伤者医疗费用票据原件。涉及误工费需要单位出具收入证明。
伤残赔偿需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报告。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按实际就医次数合理计算。精神损害赔偿需法院判决支持。
对方索赔金额过高时可拒绝签字。要求对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保险公司对不合理费用有权拒赔。法院判决书具有最终法律效力。
第五步 调解协商与法律诉讼
交警部门可组织两次事故调解。参加调解要携带事故全部证明材料。赔偿协议需写明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协议达成后需到交警队办理结案手续。
调解失败会收到事故处理终结书。伤者可在三年内提起民事诉讼。收到法院传票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出庭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原件。
对法院判决不服可在15日内上诉。生效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拒不执行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刑事责任可能面临吊销驾照处罚。
法律赔偿标准与范围
医疗费按实际治疗支出计算。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标准。误工费根据收入减少情况确定。营养费每天30-50元标准支付。
伤残赔偿金按伤残等级计算。十级伤残赔偿10%当地人均收入。死亡赔偿金按20年人均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单独列支。
财产损失以维修发票为准。车辆贬值损失需专业机构评估。精神损害赔偿最高5万元。诉讼费由败诉方承担。
处理交通事故要保持冷静态度。及时报警并保护现场证据。配合交警调查不推卸责任。依法处理赔偿问题。遇到纠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购买足额保险可降低经济风险。掌握正确处理方法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