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可以主张的费用

导读:
交通事故受害者必知的五大赔偿权益
一、治疗产生的费用怎么算
发生交通事故后,伤者看病产生的钱都能要求赔偿。医院收的挂号钱、检查费、治病钱、买药钱都算在里面。按照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责任人必须支付这些医疗开支。比如有人被车撞骨折,做手术花的三万块都能找对方要。
需要注意保存所有医院开的发票和收费单据。如果用了自费药,要提前和医生说明情况。有的保险公司会要求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这点要特别注意。
二、收入损失和护理开支
要是受伤不能上班,可以要求误工费。这笔钱按伤者最近三个月工资来算。比如张先生月薪六千,休息两个月就能要一万二。法律规定误工费按实际损失计算,但要单位开收入证明。
伤情严重的需要请护工照顾,这笔护理费也能索赔。护工每天工资乘以照顾天数就是总金额。李女士住院二十天请护工,每天两百块的话能要四千块。需要保留护工公司的收费凭证。
三、行动不便的交通花费
去医院看病产生的打车费、公交费都能报销。王大爷每周要去医院换药,十次来回打车花了八百块,这些费用都可以算进去。要注意保存所有车票收据,最好记录每次出行的日期和事由。
如果住得离医院远需要租房子,房租也能算在交通费里。但需要证明这个费用是必要开支,比如医院出具需要就近居住的证明。
四、身体伤残的赔偿标准
事故导致残疾的赔偿分两种情况。城市户口按当地居民年收入算,农村户口按农民年收入算。比如2022年北京城镇居民年收入七万八,十级伤残赔七万八,九级赔十五万六,每升一级翻倍。
要做伤残鉴定才能确定赔偿等级。赵先生被撞后腿部落下残疾,经鉴定为八级伤残,按当地标准获赔三十一万。鉴定要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申请。
五、心理创伤的补偿方式
精神赔偿没有固定标准,主要看受伤程度。植物人状态、面部毁容这种情况赔得多。一般轻微伤可能不赔精神损失,但骨折住院的可以争取。法院判例显示,住院超三个月的通常能获赔五千到两万元。
六、维权具体步骤
第一步要立即报警,拍下事故现场照片。包括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如果有目击者,要记下联系方式。陈女士被电动车撞倒时,路人用手机拍下过程,这个视频成为关键证据。
第二步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有些内伤不会马上显现。五十岁的刘先生撞车后觉得没事,三天后突然头晕,检查发现脑震荡。及时检查能避免后续纠纷。
第三步找保险公司协商,但别急着签字。要等所有治疗结束,确定后遗症情况。吴先生过早签协议,后来发现需要二次手术,只能自己掏钱。
第四步调解不成就要起诉。起诉状要写清所有赔偿项目和计算依据。准备好医疗费票据、收入证明、护理费收据等材料。法院审理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
七、真实案例参考
2020年杭州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外卖员小孙被汽车撞断肋骨,住院45天。他保留了所有打车去医院的小票,共2300元。单位出具了月收入8500元的证明,误工费拿到38250元。护理费按护工市场价每天200元计算,获得9000元。伤残鉴定为十级,按浙江标准赔了75300元,总共获得12万元赔偿。
另一个案例中,退休教师周阿姨被撞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每晚做噩梦。法院判赔医疗费之外,额外给了一万元精神抚慰金。这类判决说明精神损害能得到支持。
八、注意事项提醒
赔偿协议要写清所有项目,避免出现"一次性了结"这种模糊条款。六十五岁的杨大爷签协议时没注意,结果后续复诊费用只能自己承担。最好请律师审核协议内容。
农村户口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可以按城镇标准赔偿。建筑工人老张虽然户口在乡下,但提供暂住证和工资单后,成功按城市居民标准获赔。
赔偿金计算要注意最新标准,各地每年都会更新居民收入数据。2023年起多个省份调高了赔偿基数,索赔时要查最新数字。
九、常见问题解答
很多人问自己也有责任能不能索赔。按照法律规定,就算伤者有三成责任,也能获得七成赔偿。比如修车工小郑横穿马路被撞,被判担责30%,依然拿到七成医药费。
保险赔付不足的情况,可以直接起诉司机本人。网约车司机老王交强险不够赔,法院判他个人补足差额。不用担心对方只有交强险就赔不够。
十、维权时间要点
事故发生后一年内要起诉,超过时效法院不受理。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180天内做。赔偿协议签订后发现有新伤情,可以在三年内要求追加赔偿。
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至少五年,有些后遗症数年后才显现。五年前被撞的林女士最近查出颈椎病与事故有关,凭当年病历成功获得追加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