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后什么时候开庭

导读:
交通事故起诉后多久能开庭?5个重点告诉你答案
一、法院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时间规定
交通事故起诉后,法院处理案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叫简易程序,法院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整个案件。第二种叫普通程序,处理时间最长六个月。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法院院长可以批准延长到一年。
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案件数量安排。案件多的法院需要排队,可能等得久一些。法院会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具体时间。有人担心法院拖延,但法律规定必须在三个月或六个月内完成案件。
二、交通事故案件的完整处理流程
整个处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步是立案,需要准备起诉书和相关证据。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法院七天内决定是否受理。
第二步是庭前准备。法院会给被告发送起诉书副本,被告要在十五天内提交答辩状。双方需要按照法院要求准备证据材料。
第三步是正式开庭。法庭会核对双方身份,安排举证和辩论环节。整个过程都有书记员记录,当事人要注意发言顺序。
第四步是判决阶段。法官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不服判决的可以在十五天内上诉,超过时间判决就生效。
三、起诉时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首先要确定正确的被告。如果司机和车主不是同一个人,要把司机、车主和保险公司都列为被告。单位名下的车辆,要把单位也列为被告。
第二要准备完整的证据材料。医疗费发票、工资证明、护理证明都要提前整理好。农村户口在城里工作的情况,要准备居住证明和工作证明。
第三要合理计算赔偿金额。不要随意提高赔偿要求,法院只支持有证据的部分。多要的赔偿不仅拿不到,还要多交诉讼费。
四、交通事故赔偿项目与标准
法律规定可以要的赔偿包括七大类。医疗费按实际花费计算,需要医院的正规发票。误工费根据工资和请假时间计算,需要单位开证明。
护理费要看护理人员收入,或者按当地护工标准计算。交通费需要提供打车票或公交卡记录。住院伙食补助按当地公务员出差标准计算。
造成残疾的要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最严重的情况造成死亡的,还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所有赔偿都需要提供对应的证据。
五、处理事故纠纷的常见问题解答
有人问起诉后法院一直没通知怎么办。可以主动联系法院查询进度,也可以到立案庭现场询问。案件太多时可能需要等待。
关于开庭时间,普通程序一般在两个月内安排,简易程序一个月左右。如果要做伤情鉴定,时间会延长一个月。鉴定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还有人担心被告不出庭。这种情况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不影响案件审理。但原告必须按时出庭,否则按撤诉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交通事故诉讼要注意三年时效。从事故发生日起超过三年没起诉的,法院不再受理。治疗没结束的情况,可以从治疗终结日起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