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重伤

导读:
一、撞人重伤算犯罪吗?
开车撞人导致重伤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有明确规定,违反交通法规引发重大事故并导致他人重伤的,司机要承担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司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
如果司机在事故后选择逃跑,或者存在特别严重的情节,刑期会增加到三到七年。最严重的情况是司机逃逸导致伤者死亡,这种情况最高可判七年以上徒刑。
具体要看事故责任划分。当司机在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或全责时,出现以下情况会被定罪: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导致三人死亡且负同等责任;造成三十万元以上财产损失且无力赔偿。
即使只造成一人重伤,但存在六种特殊情形也会被追究刑责。这六种情形包括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开问题车辆、严重超载以及事故后逃逸。
二、撞伤人后该怎么办?
发生事故后司机要立即停车。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抢救伤员,同时通知交警和保险公司。保护事故现场很重要,不要随意移动车辆位置。
交警到达后会进行现场勘查,暂扣车辆和相关证件。根据调查结果,交警会在十日内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这份认定书将明确各方责任比例,是后续处理的重要依据。
赔偿问题有两种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申请交警调解。但要注意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有权直接向法院起诉。调解必须在交警主持下进行,且需要在收到认定书十日内提出申请。
司机要特别注意不能逃逸。法律明确规定,事故后逃逸不仅加重处罚,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正确的做法是配合调查,主动承担责任。
三、怎么判断伤情是否严重?
重伤认定有明确标准。根据法律规定,重伤是指造成永久性残疾、毁容、丧失视听功能或其他重大健康损害的情况。具体包括肢体残缺、容貌严重损毁、听力视力完全丧失等情况。
伤情鉴定要考虑三个要素:原始损伤程度、直接并发症和后续后遗症。例如骨折本身可能不算重伤,但如果引发感染导致截肢就构成重伤。鉴定时要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评估。
听力损伤认定有量化标准。单耳听力损失超过91分贝,或双耳损失超过60分贝即构成重伤。视力方面,完全失明或矫正视力低于0.02都算重伤。
鉴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般从委托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期限。
四、司机必须坐牢吗?
是否坐牢要看具体情况。造成重伤不一定都构成犯罪,关键要看责任划分和是否具有加重情节。比如司机负次要责任且没有违规行为,可能只需民事赔偿。
存在六种特殊情形时必须追责。即使只造成一人重伤,如果司机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开问题车、严重超载或逃逸,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分三个等级。普通肇事判三年以下,逃逸加重到三到七年,逃逸致死的判七年以上。法院会综合事故后果、司机态度、赔偿情况等因素量刑。
主动赔偿能减轻处罚。司机及时救治伤者、积极赔偿损失、认罪态度好的,有机会获得缓刑。但逃逸者即使事后赔偿,仍要承担加重处罚后果。
五、处理流程分几步走?
事故处理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现场处置,司机要立即停车报警,保护现场,救助伤员。移动伤员要标记原位置,等待交警勘查。
第二阶段是责任认定。交警通过现场勘验、监控调取、证人询问等方式,在十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在三日内申请复核。
最后是赔偿协商。双方根据责任比例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构成重伤的还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特别注意保险理赔时效。事故后48小时内要通知保险公司,超过时限可能影响理赔。理赔材料包括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收入证明等,要完整保存相关证据。
整个处理过程要注意三点:及时救治伤者永远是第一位,保护现场有助于责任认定,配合调查才能争取最好结果。司机要了解基本法律常识,既不能逃避责任,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