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_非机动车肇事赔偿标准

导读: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索赔?手把手教你维权
一、交通事故赔偿基本常识
路上骑车发生碰撞很常见,这类事故常引发赔偿纠纷。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遇到事故时,往往不清楚能要哪些赔偿。本文用简单语言说明赔偿规则,列出处理步骤,并通过真实案例教大家维权。
赔偿主要分两种类型:人员受伤赔偿和财物损失赔偿。人员受伤包括治疗费、工资损失、护理费;财物损失包含车辆修理费、随身物品损坏。法律还规定死亡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
二、你能获得哪些赔偿
受伤人员可以拿到七种费用补偿:医院治疗费用、养伤期间的工资、请护工的费用、来往医院的交通费、外地就医的住宿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医生要求补充营养的费用。如果伤情严重导致残疾,还能获得残疾补助金。
死亡案件家属能获得三项赔偿:当地规定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处理后事的必要开支、精神损失抚慰金。财物赔偿包含车辆修理费和随身物品损失,需要提供修理发票或购买凭证。
三、处理事故八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立即拨打122报警,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包括车辆位置、刹车痕迹、周边环境。第二步配合交警做记录,如实说明事故经过。第三步等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看清楚自己承担多少责任。
第四步收集所有费用单据,医院病历、请假证明、工资单都要保存好。第五步先和对方协商,可以通过交警调解。第六步如果谈不拢,准备好起诉状向法院提交。第七步参加庭审,法官会根据证据判决。第八步对方不赔钱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真实案例教你维权
案例1:老王骑电动车撞倒骑自行车的小李。交警认定老王负主要责任,小李治疗花费8万元。法院判决老王赔偿5.6万元,小李自己承担2.4万元。因为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按责任比例分摊赔偿。
案例2:张阿姨骑三轮车被闯红灯的摩托车撞伤。虽然摩托车是机动车,但张阿姨违规载货也被判30%责任。最终获赔医疗费4.2万,误工费1.3万,营养费2000元。这个案例说明即使对方是机动车,自己有过错也要担责。
五、重要法律条款说明
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明确规定: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方必须赔偿。如果能证明非机动车方有过错,可以适当减少赔偿金额。这条保护了弱势的道路使用者。
侵权法第16-22条详细列出了赔偿项目,包括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第22条特别指出,造成严重精神伤害的应当支付抚慰金。这些条款是索赔时的重要依据。
遇到交通事故要记住三个要点:第一时间报警取证,完整保留费用凭证,协商不成及时起诉。建议伤情严重的受害者联系专业律师,他们熟悉赔偿标准计算,能帮忙争取最大权益。每个案件具体情况不同,最好在事发后30天内咨询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