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被人起诉后会有案底吗

导读:
交通事故后五件事必须知道
一、案底到底是什么意思
案底指个人犯罪记录。只有被法院判决有罪的人才会留下案底。这种记录会永久保存在公安系统里。普通交通事故不会产生案底,除非涉及刑事犯罪。
交通罚款或行政拘留不算案底。这些记录只保存在交警部门。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话,法院判决后就会留下正式案底。这种记录对今后找工作、贷款都会有影响。
二、什么情况会构成犯罪
造成重大伤亡就会构成犯罪。比如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驾驶员负主要责任。或者造成六人以上重伤,负同等责任。财产损失超过三十万且无力赔偿的,也会被追责。
有六种情况会被重点处罚。包括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开报废车、严重超载和肇事逃逸。只要出现其中一种,就算没造成重大伤亡,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被起诉不等于有案底
民事赔偿诉讼不会留案底。受害人起诉索赔是正常流程,法院判决后按时履行赔偿就行。但拒不执行判决会被列入失信名单,这时候会影响个人信用。
刑事起诉才会涉及案底问题。如果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决有罪才会留下案底。单纯被起诉不会产生犯罪记录,关键看最终判决结果。
四、保险能解决什么问题
交强险是基本保障。医疗费赔偿限额1.8万元,财产损失限额2000元。超过部分需要商业险来承担。三者险建议购买100万以上保额,大城市最好200万起步。
保险不赔的情况要特别注意。酒驾、毒驾、故意制造事故等情况,保险公司可以拒赔。无证驾驶或车辆未年检也可能影响理赔,具体要看保险合同条款。
五、未成年人有特殊规定
未成年犯罪记录会被封存。18岁以下判五年以下刑罚的,犯罪记录不对公开。但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时可以查询。成年后再犯罪的话,未成年记录会被重新启用。
家长要注意监管责任。未成年子女开车出事,家长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如果存在车辆管理过失,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严重情况下甚至要负刑事责任。
事故处理正确步骤
第一步先确保人员安全。立即停车打开双闪,设置警示标志。有人受伤要马上打120,同时报警处理。不要擅自移动车辆位置,等交警来现场勘查。
第二步要收集证据材料。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记录对方车牌信息。寻找目击证人并留下联系方式。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说明事故基本情况。
第三步注意沟通方式。不要随便承认全责,等交警责任认定。涉及人员伤亡不要私下和解,必须通过正规程序处理。赔偿协议要写明所有条款,避免后续纠纷。
常见误区要避开
私了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轻微事故可以快速处理,但涉及人员受伤必须报警。有些内伤症状会延迟出现,私了后发现问题更难处理。
逃逸是最糟糕的选择。离开现场就构成逃逸,保险公司会拒赔。造成人员死亡的话,刑期直接从三年以下变成三年以上。积极配合处理才能争取最好结果。
记录消除的可能性
普通案底无法消除。刑事犯罪记录终身保存,参军、考公务员时都需要开具无犯罪证明。但交通事故民事纠纷记录,五年后会自动消除。
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封存。除了未成年犯罪记录,过失犯罪且刑期较轻的,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封存。但司法机关仍有权调取这些记录。
预防事故关键要点
定期检查车辆状况。轮胎、刹车、灯光要每月检查。雨刮器和后视镜保证清晰可见。冬季要换防冻液和雪地胎,夏季注意防止爆胎。
养成防御驾驶习惯。保持安全车距,路口减速观察。远离大货车盲区,不与其他车辆并排行驶。遇到恶劣天气要降低车速,开启雾灯和危险警报灯。


